基于SCA的波形应用可视化编辑器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水平和现状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特色和创新 | 第14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SCA 规范介绍 | 第15-24页 |
·SCA 概述 | 第15页 |
·SCA 软件体系结构 | 第15-18页 |
·总线层 | 第17页 |
·网络和串行接口服务层 | 第17页 |
·POSIX 操作系统接口层 | 第17-18页 |
·CORBA 中间件层 | 第18页 |
·核心框架层 | 第18页 |
·应用层 | 第18页 |
·核心框架 | 第18-23页 |
·核心框架的结构关系 | 第19-20页 |
·域描述文件 | 第20-23页 |
·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Eclipse 插件技术 | 第24-37页 |
·Eclipse 基本概念 | 第24-30页 |
·Eclipse 平台概述 | 第24页 |
·Eclipse 体系结构 | 第24-25页 |
·Eclipse 插件结构 | 第25-26页 |
·插件开发的几个重要概念 | 第26-30页 |
·Eclipse RCP 平台概述 | 第30-33页 |
·Eclipse RCP 概述 | 第30-31页 |
·Eclipse RCP 优势 | 第31页 |
·Eclipse RCP 体系结构 | 第31-33页 |
·GEF 图形编辑框架 | 第33-35页 |
·GEF 简介 | 第33页 |
·MVC 模式 | 第33-34页 |
·相关图形插件介绍 | 第34-35页 |
·EMF 框架 | 第35-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可视化编辑器总体设计 | 第37-51页 |
·系统需求分析 | 第37-39页 |
·体系结构设计 | 第39-40页 |
·模型设计 | 第40-43页 |
·操作流程 | 第43-44页 |
·系统功能分析 | 第44-47页 |
·功能总体架构 | 第44-45页 |
·波形应用可视化编辑 | 第45页 |
·文件管理 | 第45-46页 |
·视图管理 | 第46页 |
·持久化管理 | 第46-47页 |
·界面设计 | 第47-50页 |
·界面总体设计 | 第47页 |
·组件定义透视图 | 第47-49页 |
·应用装配透视图 | 第49-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可视化编辑器的实现 | 第51-84页 |
·开发环境搭建 | 第51-53页 |
·使用开发工具 | 第51页 |
·插件项目组成 | 第51-53页 |
·RCP 框架搭建 | 第53-54页 |
·插件扩展点 | 第54-55页 |
·可视化界面和功能实现 | 第55-65页 |
·菜单实现 | 第55-56页 |
·操作实现 | 第56-58页 |
·视图实现 | 第58-62页 |
·组件定义编辑器实现 | 第62-65页 |
·图形编辑子系统设计 | 第65-80页 |
·结构详细设计 | 第65-67页 |
·模型层设计 | 第67-69页 |
·视图层实现 | 第69-70页 |
·控制层实现 | 第70-71页 |
·模型数据图形表示实现 | 第71-73页 |
·图形编辑数据更新实现 | 第73-76页 |
·主要图形编辑操作实现 | 第76-80页 |
·数据持久化实现 | 第80-83页 |
·编辑器数据存储结构 | 第80-81页 |
·EMF 进行对象持久化操作 | 第81-82页 |
·使用DOM 生成域描述文件 | 第82-83页 |
·小结 | 第83-84页 |
第六章 波形应用仿真实例 | 第84-91页 |
·应用案例 | 第84-85页 |
·波形组件设计 | 第85-86页 |
·设备节点装配 | 第86-87页 |
·波形应用装配 | 第87-90页 |
·小结 | 第90-91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91-92页 |
·本文工作总结 | 第91页 |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6页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6-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