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4页 |
·问题提出的背景 | 第10-11页 |
·媒介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 第10页 |
·媒介是一把双刃剑 | 第10-11页 |
·义务教育阶段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势在必行 | 第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问卷调查法 | 第11-12页 |
·访谈法 | 第12页 |
·文献研究法 | 第12页 |
·统计分析法 | 第12页 |
·课程目标建构方法 | 第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现实意义 | 第12-13页 |
·学术意义 | 第13-14页 |
第2章 概念界定 | 第14-17页 |
·媒介 | 第14页 |
·媒介素养 | 第14页 |
·媒介素养教育 | 第14-15页 |
·与媒介素养相关的其他素养 | 第15-17页 |
·信息素养 | 第15页 |
·图像素养 | 第15页 |
·计算机素养 | 第15页 |
·广播素养 | 第15页 |
·电视素养 | 第15-16页 |
·网络素养 | 第16页 |
·电影素养 | 第16-17页 |
第3章 文献综述 | 第17-19页 |
·国外的媒介素养教育现状研究(以英、美国家为例) | 第17页 |
·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 | 第17页 |
·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 | 第17页 |
·国内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 第17-19页 |
·台湾的媒介素养教育 | 第17-18页 |
·我国大陆的媒介素养教育 | 第18-19页 |
第4章 西安市初中生媒介素养现状及相关教育情况调查 | 第19-35页 |
·调查问卷的设计思路 | 第19-20页 |
·调查地点的选择 | 第19页 |
·调查对象的选择 | 第19页 |
·样本构成情况 | 第19-20页 |
·调查问卷的内容及调查方法 | 第20页 |
·调查问卷的内容 | 第20页 |
·调查时间与调查方法 | 第20页 |
·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第20-32页 |
·媒介接触情况 | 第20-22页 |
·媒介利用情况 | 第22-24页 |
·媒介的认知判断情况 | 第24-27页 |
·媒介影响情况 | 第27-29页 |
·有关媒介素养教育 | 第29-32页 |
·对教师的访谈 | 第32-34页 |
·访谈设计 | 第32-33页 |
·访谈结论与分析 | 第33-34页 |
·结论 | 第34-35页 |
第5章 我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定位 | 第35-38页 |
·北美和欧洲国家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设置情况 | 第35页 |
·英国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设置 | 第35页 |
·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设置 | 第35页 |
·我国应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独立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 | 第35-37页 |
·青少年媒介素养问题必须通过义务教育课程教育来解决 | 第35-36页 |
·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必须独立开设 | 第36页 |
·现阶段媒介素养课程拟作为地方课程开设 | 第36-37页 |
·结论 | 第37-38页 |
第6章 西安市初中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建构 | 第38-46页 |
·外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以英、美为例) | 第38页 |
·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 | 第38页 |
·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 | 第38页 |
·我国台湾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 | 第38页 |
·我国学者论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 | 第38-39页 |
·西安市初中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设计 | 第39-46页 |
·媒介的认识 | 第39-42页 |
·媒介的理解 | 第42-43页 |
·媒介的应用 | 第43-46页 |
第7章 西安市初中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体系 | 第46-51页 |
·理论依据 | 第46页 |
·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 | 第46-47页 |
·有关学者的媒介素养教育目标 | 第46页 |
·媒介素养教育实践中的课程目标 | 第46-47页 |
·初中生的特点 | 第47-48页 |
·心理特点 | 第47页 |
·学习特点 | 第47-48页 |
·媒介接触特点 | 第48页 |
·西安市初中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体系 | 第48-51页 |
第8章 实施建议 | 第51-54页 |
·教学方法 | 第51-52页 |
·评价体系 | 第52-53页 |
·师资与教材 | 第53-54页 |
第9章 结论 | 第54-55页 |
·研究结论 | 第54页 |
·研究不足之处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附录1 | 第58-62页 |
附录2 | 第62-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