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4页 |
| 中文文摘 | 第4-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文献回顾 | 第10-13页 |
|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 ·文献综述结论 | 第13页 |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16页 |
|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 第2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定位 | 第16-26页 |
|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界定 | 第16-22页 |
|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定义及特征 | 第16-18页 |
|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结构 | 第18-22页 |
|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 第22-26页 |
|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基石 | 第22-23页 |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突显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价值 | 第23-26页 |
| 第3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现状研究 | 第26-36页 |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现状调查——以福州高校为例 | 第26-33页 |
| ·调查对象与特征 | 第26页 |
| ·指标来源与分类 | 第26-27页 |
| ·调查结果分析 | 第27-32页 |
| ·几点结论 | 第32-33页 |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现状的归因思考 | 第33-36页 |
|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历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影响 | 第33-34页 |
|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影响 | 第34-36页 |
| 第4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培育与提升 | 第36-44页 |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培育原则 | 第36-38页 |
| ·主体性原则 | 第36-37页 |
| ·整体性原则 | 第37页 |
| ·可持续性原则 | 第37-38页 |
| ·相宜性原则 | 第38页 |
| ·培育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着力点 | 第38-44页 |
| ·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 第38-40页 |
|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不断更新理念 | 第40-41页 |
| ·优化高校思想教育理论课 | 第41页 |
| ·加强新兴媒介研究,突出网络的育人功能 | 第41-44页 |
| 结束语 | 第44-46页 |
| 附录 | 第46-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50-51页 |
| 致谢 | 第51-52页 |
| 个人简历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