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生的自尊、学业自尊与自我妨碍、习得性无力感关系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前言 | 第11-13页 |
·问题提出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研究流程图 | 第12-13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3-32页 |
·自尊研究 | 第13-20页 |
·学业自我概念(学业自尊)研究 | 第20-23页 |
·自我妨碍研究 | 第23-28页 |
·习得性无力感研究 | 第28-29页 |
·自尊和自我妨碍关系研究 | 第29-32页 |
3 研究构想和研究设计 | 第32-38页 |
·对以往研究的评价 | 第32-34页 |
·研究意义 | 第34页 |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34-35页 |
·研究工具 | 第35-38页 |
4 研究一 | 第38-66页 |
·研究目的 | 第38页 |
·研究假设 | 第38页 |
·研究方法和程序 | 第38-4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1-64页 |
·小结 | 第64-66页 |
5 研究二 | 第66-74页 |
·研究目的 | 第66页 |
·研究假设 | 第66页 |
·研究方法与程序 | 第66-69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69-73页 |
·小结 | 第73-74页 |
6 研究三 | 第74-84页 |
·研究目的 | 第74页 |
·研究假设 | 第74页 |
·研究方法与程序 | 第74-75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75-83页 |
·小结 | 第83-84页 |
7 研究四 | 第84-89页 |
·研究目的 | 第84页 |
·研究假设 | 第84页 |
·研究方法与程序 | 第84-85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85-88页 |
·小结 | 第88-89页 |
8 讨论 | 第89-100页 |
·中学生的自尊、学业自尊特点 | 第89-93页 |
·谁最具有自我妨碍和习得性无力感的倾向性 | 第93-97页 |
·谁对自我妨碍和习得性无力感最有预测力 | 第97-98页 |
·本研究的局限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 第98-100页 |
9 结论 | 第100-101页 |
致谢 | 第101-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7页 |
附录Ⅰ 调查问卷 | 第107-117页 |
附录Ⅱ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 第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