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5页 |
·微生物新陈代谢方面的研究 | 第10-17页 |
·代谢理论 | 第10-11页 |
·代谢途径 | 第11-14页 |
·微生物新陈代谢特异性研究 | 第14-16页 |
·微生物新陈代谢的应用领域 | 第16-17页 |
·微生物的检测研究 | 第17-22页 |
·细胞成分分析法 | 第18-19页 |
·生物电化学方法 | 第19-20页 |
·非生物电化学方法 | 第20-22页 |
·压电传感器的非质量响应 | 第22-23页 |
·串联式压电传感器 | 第22-23页 |
·其他非质量响应的压电传感器 | 第23页 |
·论文构思与展望 | 第23-25页 |
第2章 聚吡咯/聚酰亚胺-PQC 氨气传感器的构建及性能研究 | 第25-37页 |
·前言 | 第25页 |
·实验部分 | 第25-27页 |
·实验试剂 | 第25页 |
·实验仪器 | 第25-26页 |
·聚吡咯/聚酰亚胺电极的制备 | 第26页 |
·实验过程 | 第26-2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7-36页 |
·响应原理的讨论 | 第27-29页 |
·聚吡咯/聚酰亚胺-PQ 传感器响应灵敏度与检测体系电导率的关系 | 第29页 |
·聚吡咯/聚酰亚胺-PQC 传感器检测氨气的典型响应曲线 | 第29-31页 |
·不同浓度的氨气的检测 | 第31页 |
·表面沉积聚吡咯的聚酰亚胺膜的表面形貌 | 第31-33页 |
·合成聚吡咯过程中对甲基苯磺酸对灵敏度的影响 | 第33页 |
·聚吡咯预处理对响应灵敏度的影响 | 第33-34页 |
·聚吡咯的稳定性研究 | 第34-35页 |
·聚吡咯对氨气响应的重现性研究 | 第35-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聚吡咯氨气传感器快速检测尿素酶细菌 | 第37-44页 |
·前言 | 第37页 |
·实验部分 | 第37-39页 |
·实验试剂 | 第37-38页 |
·实验装置 | 第38-39页 |
·聚吡咯电极的制备 | 第39页 |
·实验过程 | 第3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9-43页 |
·响应原理 | 第39页 |
·氨气检测过程中二氧化碳的影响 | 第39-40页 |
·尿素的含量对检测灵敏度的影响 | 第40页 |
·普通变形杆菌的典型响应曲线 | 第40-41页 |
·检测培养基的影响 | 第41-42页 |
·聚吡咯氨气传感器对表皮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测 | 第42-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新型CO_2 串联式压电传感器用于临床真菌的检测 | 第44-52页 |
·前言 | 第44页 |
·实验部分 | 第44-46页 |
·实验材料 | 第44-45页 |
·培养基 | 第45页 |
·实验装置 | 第45页 |
·实验过程 | 第45-4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6-51页 |
·新型CO_2 串联式压电传感器快速检测真菌的原理 | 第46-47页 |
·氢氧化钾溶液的浓度对检测灵敏度的影响 | 第47页 |
·白色念珠菌的典型响应曲线 | 第47-48页 |
·细菌的初始浓度和检测时间的关系 | 第48-50页 |
·几种常见真菌的响应曲线 | 第50页 |
·新型CO_2 串联式压电传感器应用于临床检验 | 第50-51页 |
·小结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附录 本文作者相关论文题录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