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第一部分 研究概述 | 第14-18页 |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 第14-16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16-17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8-47页 |
一、自我妨碍的概念及其发展 | 第18-28页 |
(一) 自我妨碍的概念和性质 | 第18-19页 |
(二) 自我妨碍的动机本质和后果研究 | 第19-22页 |
(三) 自我妨碍概念发展的简单介绍 | 第22-25页 |
(四) 自我妨碍的分类 | 第25-28页 |
二、自我妨碍的相关影响因素 | 第28-39页 |
(一) 性别 | 第28-30页 |
(二) 年龄 | 第30-31页 |
(三) 情境 | 第31-32页 |
(四) 自尊 | 第32-34页 |
(五) 成就目标 | 第34-35页 |
(六) 自我效能 | 第35-38页 |
(七) 归因 | 第38-39页 |
三、体育运动领域中自我妨碍的研究现状 | 第39-44页 |
(一) 竞技体育中的研究 | 第39-43页 |
(二) 身体锻炼领域中的研究 | 第43-44页 |
四、自我妨碍的测量 | 第44-47页 |
第三部分 中学生锻炼自我妨碍量表的编制 | 第47-60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47页 |
二、中学生锻炼自我妨碍行为的心理构建 | 第47-50页 |
(一) 被试 | 第47页 |
(二) 调查工具 | 第47页 |
(三) 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47-48页 |
(四) 国外有关自我防碍两种典型量表的试用 | 第48-50页 |
三、中学生锻炼自我妨碍量表的编制和项目分析 | 第50-51页 |
(一) 被试 | 第50页 |
(二) 研究工具和程序 | 第50页 |
(三) 数据处理 | 第50-51页 |
四、结果与分析 | 第51-59页 |
(一) 项目分析 | 第51-52页 |
(二) 中学生锻炼自我妨碍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第52-59页 |
五、总体讨论 | 第59页 |
六、结论 | 第59-60页 |
第四部分 中学生锻炼自我妨碍行为的调查研究 | 第60-76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60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60-63页 |
(一) 被试 | 第60-61页 |
(二) 研究工具与程序 | 第61-63页 |
(三) 数据处理 | 第63页 |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63-72页 |
(一) 测试工具的信度再检验结果 | 第63-64页 |
(二) 中学生锻炼自我妨碍的人口统计学检验 | 第64-66页 |
(三) 中学生锻炼自我妨碍的相关心理因素 | 第66-72页 |
四、讨论 | 第72-75页 |
(一) 中学生锻炼自我妨碍的状况 | 第72-73页 |
(二) 中学生锻炼自我妨碍行为的相关心理因素 | 第73-75页 |
五、结论 | 第75-76页 |
第五部分 实验研究 | 第76-93页 |
实验一:竞争情境及不同评价方式对高、低自我妨碍中学生运动表现的影响 | 第76-85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76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76-78页 |
(一) 被试 | 第76-77页 |
(二) 研究工具 | 第77页 |
(三) 实验设计 | 第77-78页 |
(四) 实验步骤 | 第78页 |
(五) 数据处理 | 第78页 |
三、研究结果 | 第78-82页 |
(一) 高、低自我妨碍的差异检验 | 第78-79页 |
(二) 自我妨碍和竞争情境对运动练习行为的影响 | 第79页 |
(三) 自我妨碍、竞争情境和评价方式对运动表现的影响 | 第79-82页 |
四、讨论 | 第82-83页 |
(一) 自我妨碍和竞争情境对运动练习行为的影响 | 第82页 |
(二) 自我妨碍、竞争情境及评价方式对运动表现的影响 | 第82-83页 |
五、结论 | 第83-84页 |
六、建议 | 第84-85页 |
实验二:不同锻炼情境对中学生自我妨碍行为及其相关心理因素的影响 | 第85-93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85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85-88页 |
(一) 被试 | 第85-86页 |
(二) 研究工具与实验程序 | 第86-88页 |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88-90页 |
(一) 实验前两组被试的同质性比较 | 第88页 |
(二) 不同锻炼情境对中学生自我妨碍水平的影响 | 第88-89页 |
(三) 不同锻炼情境对中学生自我妨碍行为相关心理因素影响的验证 | 第89-90页 |
四、讨论 | 第90-91页 |
五、结论 | 第91-93页 |
第六部分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93-96页 |
一、总结论 | 第93-94页 |
二、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 第94-95页 |
三、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8页 |
附录 | 第108-118页 |
附录1 | 第108-109页 |
附录2 | 第109-111页 |
附录3 | 第111-112页 |
附录4 | 第112-115页 |
附录5 | 第115-116页 |
附录6 | 第116-117页 |
附录7 | 第117-118页 |
后记 | 第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