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现场总线时变通讯滞后的控制算法研究
符号说明 | 第1-11页 |
第一章 概述 | 第11-16页 |
·课题研究背景及方法综述 | 第11-12页 |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2-13页 |
·采用的仿真工具及评估手段 | 第13-16页 |
·仿真平台的结构及功能 | 第13-14页 |
·仿真平台的实现方法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总线控制系统仿真平台的建立 | 第16-31页 |
·FF总线控制系统仿真平台的建立 | 第16-20页 |
·CAN总线控制系统仿真平台的建立 | 第20-31页 |
·对 CAN总线通信协议的建模 | 第21-25页 |
·具体实现方法及参数说明 | 第25-31页 |
第三章 总线控制系统时滞特性分析 | 第31-43页 |
·FF总线控制系统的时滞特性分析 | 第31-37页 |
·回路时滞分布 | 第31-32页 |
·总线时滞的时变性分析 | 第32-33页 |
·FF总线时滞与总线参数的关系 | 第33-35页 |
·仿真验证不同参数选择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35-37页 |
·CAN总线单回路控制系统的时滞特性分析 | 第37-43页 |
·单回路控制系统的时滞分布 | 第37-38页 |
·CAN总线时滞与总线参数的关系 | 第38-39页 |
·仿真验证不同参数选择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39-43页 |
第四章 克服总线时滞的控制算法的研究 | 第43-52页 |
·各种算法简介及分析 | 第43-47页 |
·控制算法的确定和改进 | 第47-50页 |
·对时变通讯滞后的补偿方案 | 第50-52页 |
第五章 对改进的smith算法的仿真及性能评估 | 第52-59页 |
·仿真方案及实现 | 第52-57页 |
·对改进的Smith预估器的实现 | 第52-54页 |
·对通讯滞后补偿方案的实现 | 第54-57页 |
·结果分析及性能评估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