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2页 |
第一章 写什么与怎么写:创作主题的确立与创作方法的定位 | 第12-22页 |
一、历史与现实因素 | 第12-15页 |
二、政治的诉求与高压 | 第15-18页 |
三、文艺界对创作方法的理解与抉择 | 第18-22页 |
第二章 异构同质:“写中间人物”与“英雄主义”创作主题 | 第22-29页 |
一、主观动机和愿望 | 第22-25页 |
二、理论素养与政治倾向 | 第25-26页 |
三、实质意图与本质意义 | 第26-29页 |
第三章 貌离神合:“现实主义深化”与“两结合”创作方法 | 第29-35页 |
一、批判者眼中的“现实主义深化” | 第29-31页 |
二、真实意图与本质愿望 | 第31-32页 |
三、“现实主义深化”与“两结合”的关系 | 第32-33页 |
四、悖论与矛盾 | 第33-35页 |
第四章 创作论 | 第35-47页 |
一、写作“范式”与人物设计策略 | 第35-38页 |
二、叙述“视点”的偏移与写作“主体”的畏缩 | 第38-42页 |
三、文本逻辑与真实形态的分裂 | 第42-47页 |
结语 | 第47-49页 |
注释 | 第49-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