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与管理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 管理的尴尬 | 第10-17页 |
·幸福的员工是不是优秀的员工 | 第10-12页 |
·霍桑实验简述 | 第10-11页 |
·实验的启示 | 第11-12页 |
·什么是真正的“人性管理” | 第12-15页 |
·为何他留不住人材 | 第12-14页 |
·“人性管理”的基础分析 | 第14-15页 |
·正确认识人性—管理的根本核心问题 | 第15-17页 |
2. 传统哲学人性理论的历史回顾 | 第17-28页 |
·中国哲学关于人性学说的历史追溯 | 第17-21页 |
·性善论 | 第17-18页 |
·性恶论 | 第18-19页 |
·性有善有恶论 | 第19页 |
·性无善无恶论 | 第19-20页 |
·性三品说 | 第20页 |
·中国古代人性观之我见 | 第20-21页 |
·西方哲学关于人性思想的发展脉络 | 第21-28页 |
·古希腊的人性观 | 第21-23页 |
·中世纪的神学人性论 | 第23-24页 |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的发现 | 第24页 |
·近现代人性论主张 | 第24-26页 |
·德国古典哲学人的本质观 | 第26-27页 |
·西方哲学人性观之我见 | 第27-28页 |
3. 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 | 第28-35页 |
·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的对象 | 第28-30页 |
·对“抽象的人”的批判 | 第28-30页 |
·从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人 | 第30页 |
·人的属性、人性与人的本质的关系 | 第30-32页 |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的本质和人性的认识 | 第32-35页 |
·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 | 第33页 |
·马克思主义人性观 | 第33-35页 |
4. 管理学的人性假设及其管理理论 | 第35-39页 |
·从“经济人”到“复杂人” | 第35-38页 |
·“经济人”假设 | 第35-36页 |
·“社会人”假设 | 第36-37页 |
·“自我实现的人”假设 | 第37页 |
·“复杂人”假设 | 第37-38页 |
·管理需要新的人性假设 | 第38-39页 |
5. “新复杂人”假设及其管理理论 | 第39-48页 |
·“新复杂人”假设 | 第39-44页 |
·人的本质的复杂性 | 第39-41页 |
·人性是复杂的 | 第41-43页 |
·“新复杂人”假设 | 第43-44页 |
·“新复杂人”假设的相应管理措施 | 第44-48页 |
·管理策略制定 | 第44-46页 |
·管理方式选择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