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1 油井系统建模 | 第11-26页 |
·LM优化算法及在神经网络中的应用 | 第11-17页 |
·Levenberg-Marquardt 最优化方法 | 第11-14页 |
·基于Levenberg-Marquardt最优化算法的BP算法 | 第14-17页 |
·LM神经网络的面向对象编程 | 第17-23页 |
·CMatrix类的构建 | 第17-19页 |
·雅可比矩阵J | 第19-21页 |
·LM神经网络算法的程序实现 | 第21-23页 |
·油井系统建模 | 第23-26页 |
·油井系统的工作状况 | 第23页 |
·油井系统的神经网络建模 | 第23-26页 |
2 间歇控制算法 | 第26-32页 |
·油井间歇控制的目标函数 | 第26-28页 |
·目标函数的建立 | 第26-27页 |
·目标函数的具体化 | 第27-28页 |
·基于浮点数编码的多参数遗传算法 | 第28-29页 |
·遗传算法的基本步骤 | 第28-29页 |
·编码方式的选择 | 第29页 |
·间歇控制算法的实现 | 第29-31页 |
·间歇控制算法的仿真结果 | 第31-32页 |
3 原油流量的测量 | 第32-41页 |
·传感器探头 | 第32页 |
·测量电路的设计 | 第32-37页 |
·充放电电容测量电路 | 第33-34页 |
·R_f和C_f对电路的影响 | 第34-36页 |
·测量变送器的具体电路 | 第36-37页 |
·油气比率的计算方法 | 第37-39页 |
·权值的计算 | 第37-38页 |
·油气比率的计算 | 第38-39页 |
·原油流量的计算方法 | 第39页 |
·实验数据与分析 | 第39-41页 |
4 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41-55页 |
·采油间歇控制器的硬件框架 | 第41-42页 |
·LPC2210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 | 第42-47页 |
·LPC2210单片机 | 第42-43页 |
·电源电路 | 第43-44页 |
·复位电路 | 第44-45页 |
·系统时钟电路 | 第45-46页 |
·存储器电路 | 第46-47页 |
·功率因数检测电路 | 第47-49页 |
·功率因数的计算 | 第47-48页 |
·功率因数检测电路 | 第48-49页 |
·系统的保护电路 | 第49-51页 |
·缺相保护电路 | 第49-50页 |
·电流检测电路 | 第50-51页 |
·人机接口电路 | 第51-52页 |
·键盘电路 | 第51页 |
·显示器接口电路 | 第51-52页 |
·系统输出接口 | 第52-53页 |
·串行通信接口 | 第53-55页 |
5 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55-70页 |
·μC/OS-Ⅱ操作系统 | 第55页 |
·主程序流程 | 第55-58页 |
·流量检测任务 | 第58-60页 |
·系统建模任务 | 第60-61页 |
·优化计算任务 | 第61-62页 |
·键盘扫描任务 | 第62-65页 |
·显示任务 | 第65-66页 |
·中断处理 | 第66-70页 |
·定时器1中断 | 第66-67页 |
·A/ D转换中断 | 第67-70页 |
结论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