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 第1-8页 |
第一章 和弦外音概述 | 第8-23页 |
第一节 外音发展简史 | 第8-14页 |
第二节 外音不外——和弦外音的美学意义 | 第14-23页 |
一、色彩美——不协和音响的重要来源 | 第14-15页 |
二、动感美——音乐运动的动力 | 第15-18页 |
三、旋律美——构建优美而富于表现力的旋律 | 第18-19页 |
四、表情美——塑造特定的音乐形象 | 第19-23页 |
第二章 肖邦钢琴作品中外音的美学意义 | 第23-60页 |
第一节 迷人的华彩——经过句中的和弦外音运用 | 第23-35页 |
一、从“连接”到“表情”——从旋律线条看经过句的功能转向 | 第23-25页 |
二、旋律形式美的浓缩体现 | 第25-28页 |
三、外音在经过句中的美学意义 | 第28-35页 |
第二节 表情美——表现特定情感的重要手段 | 第35-48页 |
一、利用外音制造调性模糊表现特定情感 | 第35-39页 |
二、叹息音调的应用 | 第39-48页 |
第三节 不协和的辩证法——色彩和声的奇葩 | 第48-52页 |
第四节 简约和弦下的多姿音响 | 第52-57页 |
第五节 塑造生动的音乐形象 | 第57-60页 |
一、“香料”与“胡椒” | 第57-58页 |
二、练习曲中的悲喜人生 | 第58-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