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人工免疫技术在网络入侵检测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7页
 1.1 入侵检测技术综述第7-12页
  1.1.1 入侵检测发展概述第8-11页
  1.1.2 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15页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第15-16页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第16-17页
第二章 入侵检测技术综述第17-28页
 2.1 入侵检测技术的分类第17-22页
  2.1.1 基于主机、基于网络和分布式入侵检测第17-21页
  2.1.2 误用入侵检测和异常入侵检测第21-22页
 2.2 入侵检测系统的功能与作用第22-23页
 2.3 现有入侵检测系统面临的问题与不足第23-25页
  2.3.1 当前入侵检测系统面临的问题第23-24页
  2.3.2 现有入侵检测系统方法与技术的不足第24-25页
 2.4 入侵检测方法的发展趋势第25-26页
 2.5 本章小结第26-28页
第三章 人工免疫学基础第28-37页
 3.1 自然免疫基础第28-32页
  3.1.1 生物免疫系统概述第28-31页
  3.1.2 生物免疫系统基本特征第31-32页
 3.2 人工免疫系统第32-35页
  3.2.1 人工免疫系统的定义第32页
  3.2.2 人工免疫系统的发展简史第32-34页
  3.2.3 人工免疫系统的研究现状第34-35页
  3.2.4 人工免疫系统的特点第35页
 3.3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四章 人工免疫学在入侵检测中的应用研究概述第37-44页
 4.1 人工免疫系统和入侵检测系统的比较第37页
 4.2 安全免疫系统应该具备的基本特征第37-38页
 4.3 基于人工免疫学的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现状第38-41页
 4.4 免疫学习算法研究第41-43页
  4.4.1 否定选择算法第41-42页
  4.4.2 动态克隆选择算法第42-43页
 4.5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五章 基于人工免疫的入侵检测系统模型第44-65页
 5.1 入侵检测系统模型第44-47页
  5.1.1 CIDF模型第44-45页
  5.1.2 J.Kim等提出的基于人工免疫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模型第45-47页
 5.2 系统设计第47-54页
  5.2.1 结构设计第47-50页
  5.2.2 人工免疫入侵检测系统模型中的几个概念第50-54页
 5.3 实验第54-59页
  5.3.1 实验数据描述第55-57页
  5.3.2 实验检测流程第57-58页
  5.3.3 实验结果第58-59页
 5.4 基于模糊聚类的入侵检测和基于人工免疫的入侵检测性能对比第59-62页
  5.4.1 基于模糊C均值算法的实验与分析第59-62页
  5.4.2 对比结果第62页
 5.5 对人工免疫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模型的改进第62-63页
 5.6 结论第63-64页
 5.7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六章 结束语第65-66页
在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6-67页
致谢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中小学的实践应用研究--以苏州工业园区中小学为例
下一篇:扦插多叶型苜蓿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