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膨胀床处理城镇污水工艺和机理研究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1-5页 |
| 同济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第5-9页 |
| 摘要 | 第9-11页 |
| ABSTRACT | 第11-14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4-32页 |
| ·城镇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和二级好氧生物处理的特点 | 第14-18页 |
| ·城镇污水厌氧处理应用研究 | 第18-26页 |
| ·城镇污水厌氧处理研究概述 | 第18-19页 |
| ·城镇污水厌氧处理应用研究的反应器 | 第19-20页 |
| ·城镇污水厌氧处理应用研究的主要问题及研究现状 | 第20-26页 |
| ·厌氧反应器动力学模型研究 | 第26-27页 |
| ·厌氧处理出水的后处理 | 第27-29页 |
|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内容 | 第29-32页 |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思路 | 第29-30页 |
| ·研究内容 | 第30-32页 |
| 第二章 试验的工艺流程、设备和试验方法 | 第32-42页 |
| ·试验设备与材料 | 第32-36页 |
| ·实验测试项目 | 第36-42页 |
| ·最大比产甲烷速率测定 | 第36-38页 |
| ·胞外聚合物(ECP)的测定 | 第38-39页 |
| ·辅酶F420含量的测试 | 第39-41页 |
| ·颗粒污泥的物理性质测定 | 第41页 |
| ·COD、氮、磷的测定 | 第41-42页 |
| 第三章 厌氧膨胀床小试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42-60页 |
| ·厌氧膨胀床小试装置启动研究 | 第42-45页 |
| ·厌氧膨胀床小试装置处理模拟城镇污水研究 | 第45-51页 |
| ·回流比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45-47页 |
| ·停留时间、容积负荷和水力负荷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47-48页 |
| ·冲击负荷对反应器稳定运行的影响 | 第48-50页 |
| ·厌氧膨胀床后续接触氧化处理脱氮除磷的初步研究 | 第50-51页 |
| ·厌氧膨胀床处理城镇污水适应性研究 | 第51-58页 |
| ·系统对温度变化的适应性 | 第52-53页 |
| ·系统对进水COD变化的适应性 | 第53-55页 |
| ·系统对悬浮态COD的去除 | 第55-56页 |
| ·城镇污水厌氧可生化性研究 | 第56-58页 |
| ·小结 | 第58-60页 |
| 第四章 厌氧膨胀床中试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60-84页 |
| ·厌氧膨胀床中试装置接种启动与运行 | 第60-68页 |
| ·接种驯化期 | 第60-63页 |
| ·稳定运行期 | 第63-66页 |
| ·二次启动 | 第66-68页 |
| ·工艺运行参数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68-82页 |
| ·上升流速 | 第68-71页 |
| ·水力停留时间 | 第71-78页 |
| ·温度 | 第78-81页 |
| ·碱度 | 第81-82页 |
|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 第五章 厌氧膨胀床污泥性状分析 | 第84-104页 |
| ·反应器启动期污泥形态的变化与影响因素 | 第85-91页 |
| ·污泥粒径变化 | 第85-89页 |
| ·污泥活性 | 第89-90页 |
| ·污泥中的金属元素 | 第90-91页 |
| ·反应器稳定运行时污泥形态和性质变化 | 第91-102页 |
| ·粒径变化 | 第91-94页 |
| ·污泥总量变化 | 第94-95页 |
| ·不同高度污泥量的变化 | 第95-97页 |
| ·颗粒污泥产甲烷活性的变化 | 第97-99页 |
| ·颗粒污泥结构的变化 | 第99-101页 |
| ·颗粒污泥中辅酶的变化 | 第101-102页 |
| ·颗粒污泥中胞外聚合物的变化 | 第102页 |
| ·小结 | 第102-104页 |
| 第六章 厌氧膨胀床出水后续处理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104-126页 |
| 注:括号内数据为水温小于12℃时的控制指标。 | 第104页 |
| ·接触氧化后续处理研究 | 第104-111页 |
| ·接触氧化池的实验装置设计 | 第105页 |
| ·接触氧化池的启动 | 第105-106页 |
| ·停留时间对氨氮去除的影响 | 第106-109页 |
| ·容积负荷对氨氮去除的影响 | 第109-110页 |
| ·温度对氨氮去除的影响 | 第110-111页 |
| ·土地法后续处理研究 | 第111-124页 |
| ·复合垂直流土地处理系统实验装置设计 | 第112页 |
| ·复合垂直流土地处理系统启动阶段 | 第112-113页 |
| ·工况研究 | 第113-120页 |
| ·硝化作用探讨 | 第120-121页 |
| ·反硝化作用探讨 | 第121-122页 |
| ·动力学研究 | 第122-124页 |
| ·小结 | 第124-126页 |
| 第七章 厌氧膨胀床水力模型及组合工艺能耗分析 | 第126-139页 |
| ·厌氧膨胀床反应器水力模型研究 | 第126-133页 |
| ·RTD模型的引入 | 第126-127页 |
| ·RTD模型的建立方法 | 第127-128页 |
| ·试验内容 | 第128页 |
| ·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与分析 | 第128-130页 |
| ·试验结果 | 第130-133页 |
| ·厌氧膨胀床+后续处理组合系统能耗研究 | 第133-1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137-139页 |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第139-142页 |
| ·结论 | 第139-141页 |
| ·建议 | 第141-142页 |
| 致谢 | 第142-1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43-153页 |
| 个人简介 | 第153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