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0页 |
第1章 合同相对性原则在海上货物运输合同中突破的理论探讨 | 第10-20页 |
·合同相对性原则突破概述 | 第10-11页 |
·合同相对性原则在英美法系中的概念 | 第10页 |
·合同相对性原则在大陆法系中的概念 | 第10页 |
·合同相对性原则突破的范围界定 | 第10-11页 |
·合同相对性原则在海上货物运输合同中突破的理论基础 | 第11-17页 |
·海上货物运输合同之“为第三人利益合同”性质对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相对性的突破 | 第11-15页 |
·海上货物运输合同之“附保护第三人作用合同”性质对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相对性的突破 | 第15-16页 |
·海上货物运输合同之“第三人负担合同”性质对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相对性的突破 | 第16-17页 |
·合同相对性原则在海上货物运输合同中突破的价值分析 | 第17-20页 |
·法律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 第18-19页 |
·法律的正义性 | 第19-20页 |
第2章 合同相对性原则在海上货物运输合同中的突破之一——收货人、提单持有人对承运人诉权问题研究 | 第20-32页 |
·收货人、提单持有人的范围界定 | 第20-23页 |
·收货人的范围界定 | 第20-21页 |
·提单持有人的范围界定 | 第21-22页 |
·收货人与提单持有人的联系 | 第22-23页 |
·英美法中解决收货人、提单持有人诉权问题的历史发展 | 第23-28页 |
·针对收货人、提单持有人诉权问题的个案解决办法 | 第23-24页 |
·针对收货人、提单持有人诉权问题的立法规定 | 第24-28页 |
·提单持有人诉权问题研究 | 第28-32页 |
·错误背书下合法提单持有人的提单责任 | 第29页 |
·曾经一度的合法提单持有人的提单责任 | 第29-30页 |
·提单持有人与托运人诉权重合问题的解决 | 第30-32页 |
第3章 合同相对性原则在海上货物运输合同中的突破之二——FOB合同下的卖方对承运人诉权问题研究 | 第32-39页 |
·托运人的认定 | 第32-34页 |
·《汉堡规则》下托运人的认定 | 第32-33页 |
·我国《海商法》下托运人的认定 | 第33页 |
·FOB合同下托运人的认定 | 第33-34页 |
·实际托运人对承运人享有的诉权 | 第34-37页 |
·实际托运人诉权问题争议原因 | 第34页 |
·实际托运人是否享有对承运人诉权的案例评述 | 第34-37页 |
·立法建议 | 第37-39页 |
第4章 合同相对性原则在海上货物运输合同中的突破之三——非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当事人的第三方的抗辩权与责任限制 | 第39-52页 |
·非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当事人的第三方的抗辩权与责任限制概述 | 第39-40页 |
·履行辅助人责任限制的历史发展 | 第40-45页 |
·代理理论的提出 | 第40-41页 |
·“喜马拉雅条款”的效力 | 第41-44页 |
·有条件的分托管理论 | 第44-45页 |
·实际承运人概念理解 | 第45-48页 |
·实际承运人概述 | 第45页 |
·我国《海商法》中设立的“实际承运人”制度的理解 | 第45-46页 |
·实际承运人概念的争议 | 第46-48页 |
·实际承运人概念的立法完善 | 第48-52页 |
·实际承运人不应局限于与承运人签订有委托代理合同的人 | 第48页 |
·接受了承运人委托但没有实际进行货物运输的人不应视为实际承运人 | 第48页 |
·实际承运人不应包含独立合同人 | 第48-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