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前言 | 第8-17页 |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 | 第8页 |
·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技术 | 第8-14页 |
·农药的分类 | 第8页 |
·农药残留来源及危害 | 第8-10页 |
·农药残留的仪器检测方法 | 第10-12页 |
·农药残留的免疫分析方法 | 第12-14页 |
·我国目前农药残留快速检测试剂盒和试纸条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本文研究的对象和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研究对象 | 第16页 |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7-30页 |
·实验材料 | 第17-19页 |
·主要药品 | 第17页 |
·试剂 | 第17-18页 |
·仪器及设备 | 第18页 |
·实验动物 | 第18页 |
·载体膜 | 第18-19页 |
·实验方法 | 第19-30页 |
·西维因人工抗原和酶标抗原的合成 | 第19-20页 |
·抗体的制备 | 第20页 |
·抗体的纯化 | 第20-21页 |
·抗体浓度的测定 | 第21页 |
·酶联免疫检测方法 | 第21-22页 |
·酶标记快速检测试纸条 | 第22-23页 |
·胶体金标记快速检测试纸条 | 第23-26页 |
·西维因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 | 第26页 |
·试纸条快速检测法有效性的验证 | 第26-30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0-55页 |
酶标记试纸条 | 第30-46页 |
·西维因抗血清效价的测定 | 第30页 |
·西维因抗体的纯化结果 | 第30-31页 |
·Flow-through酶标记试纸条 | 第31-36页 |
·载体膜的选择 | 第31-32页 |
·膜的预处理 | 第32-33页 |
·抗体包被量的优化 | 第33-35页 |
·包被抗体的选择 | 第35页 |
·最低检测限的确定 | 第35-36页 |
·Dip-stick酶标记试纸条 | 第36-37页 |
·Dip-stick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36-37页 |
·实际样品的分析 | 第37-46页 |
·样品中西维因的提取 | 第37页 |
·实际样品的基质影响的消除 | 第37-38页 |
·不同的萃取方法对样品的回收率的测定(Plate-ELISA) | 第38-41页 |
·验证有效性实验 | 第41-43页 |
·酶标试纸条的稳定性实验 | 第43-46页 |
金标记试纸条 | 第46-55页 |
·不同粒径的胶体金颗粒的比较 | 第47页 |
·胶体金溶液的紫外扫描(500-600nm) | 第47页 |
·抗体蛋白与胶体金结合的最佳比例的确定 | 第47-48页 |
·金标记快速检测试纸条检测结果的判定 | 第48页 |
·Flow-through金标记快速检测试纸条 | 第48-50页 |
·Flow-through金标记快速检测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49页 |
·最低检测限的确定 | 第49页 |
·同源性和异源性的比较 | 第49-50页 |
·Lateral-flow金标记快速检测试纸条 | 第50-51页 |
·载体膜的选择 | 第50页 |
·Lateral-flow金标记快速检测实验条件 | 第50-51页 |
·最低检测限的确定 | 第51页 |
·同源性和异源性的比较 | 第51页 |
·Flow-through和Lateral-flnow的比较 | 第51页 |
·验证有效性实验 | 第51-55页 |
·不同掩蔽剂的影响 | 第51-52页 |
·有效性的验证 | 第52-53页 |
·稳定性实验 | 第53-55页 |
4 结论 | 第55-59页 |
5 展望 | 第59-60页 |
6 致谢 | 第60-61页 |
7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8 论文发表情况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