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3页 |
第一部分 离婚扶养制度基本理论探讨 | 第13-25页 |
一、离婚扶养制度的理论基础及其立法目的 | 第13-21页 |
(一) 惩罚性离婚扶养费理论 | 第13-14页 |
(二) 补偿性扶养费理论 | 第14-17页 |
(三) 修复性扶养费理论 | 第17-18页 |
(四) 基本社会义务理论 | 第18-21页 |
二、离婚扶养制度与相关制度的关系 | 第21-25页 |
(一) 离婚扶养制度与夫妻财产分割制度 | 第21-23页 |
(二) 离婚扶养制度与离婚经济补偿制度 | 第23-24页 |
(三) 离婚扶养制度与离婚损害补偿制度 | 第24-25页 |
第二部分 国外离婚扶养制度立法概况 | 第25-38页 |
一、德国离婚扶养制度 | 第25-29页 |
二、俄罗斯离婚扶养制度 | 第29-33页 |
三、英国离婚扶养制度 | 第33-38页 |
第三部分 国外离婚扶养制度立法之评析 | 第38-46页 |
一、请求离婚扶养的条件 | 第38-41页 |
二、判决离婚扶养应考虑的因素 | 第41页 |
三、离婚扶养费协议的订立 | 第41-42页 |
四、离婚扶养费数额和支付方式 | 第42-44页 |
五、离婚扶养费履行的保障措施 | 第44页 |
六、离婚扶养费的变更和终止 | 第44-46页 |
第四部分 离婚扶养制度的发展趋势 | 第46-56页 |
一、注重保障弱者利益 | 第46-49页 |
二、“完全解除关系”原则的广泛使用 | 第49-51页 |
三、以生活需求作为扶养的主要原因 | 第51-54页 |
四、严重不公平时仍然考虑过错 | 第54-56页 |
第五部分 我国的离婚经济帮助制度之不足及其完善 | 第56-66页 |
一、我国的离婚经济帮助制度之不足 | 第56-64页 |
(一) 经济帮助的规定太原则,缺乏可操作性 | 第56-58页 |
(二) 经济帮助的条件过于苛刻 | 第58-60页 |
(三) 经济帮助协议中的完全自由主义不利于保护弱者利益 | 第60-61页 |
(四) 经济帮助的数额、期限以及方式不具体 | 第61-63页 |
(五) 经济帮助制度执行的保障措施存在不足 | 第63页 |
(六) 缺乏变更和和终止经济帮助变更的法定情形 | 第63-64页 |
二、完善我国离婚扶养制度的建议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