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研究方法与步骤 | 第10页 |
·研究的难点与重点 | 第10-13页 |
·研究的难点 | 第10-11页 |
·研究的重点 | 第11-13页 |
2 循环经济理论的演进 | 第13-22页 |
·理论的提出 | 第13-15页 |
·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 | 第13页 |
·循环经济的主要内容 | 第13-15页 |
·循环经济的理论发展 | 第15-17页 |
·国际循环经济主要理论进展情况 | 第15-16页 |
·我国循环经济主要理论 | 第16-17页 |
·循环经济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 | 第17-22页 |
·循环经济理论在国际上的实践历程 | 第17-19页 |
·循环经济国内实践概况 | 第19-22页 |
3 选择适合中国的循环经济发展道路 | 第22-39页 |
·我国环境问题呈现压缩型特征 | 第22-26页 |
·压缩性工业化和环境滋涅茨曲线 | 第22-23页 |
·我国环境问题的根源 | 第23-26页 |
·应用循环经济理论应注意的问题 | 第26-28页 |
·循环经济理论“失灵”—“软政权”的制约 | 第26页 |
·巨大的人口数量和低素质的人口质量是发展循环经济的社会障碍 | 第26-27页 |
·不同的循环经济发展道路 | 第27-28页 |
·建立循环经济制度,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 | 第28-33页 |
·循环经济体制及其必要性论证 | 第28-30页 |
·国内外循环经济发展借鉴 | 第30-31页 |
·我国建立循环经济体制存在的问题 | 第31-33页 |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体制 | 第33-39页 |
·正式制度安排——政府制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和市场规则 | 第33-35页 |
·非正式制度安排——伦理文化的建设 | 第35页 |
·建立循环经济制度的具体措施研究 | 第35-39页 |
4 循环经济实证分析——以重庆为例 | 第39-58页 |
·重庆经济社会总体概况 | 第39-41页 |
·整体经济运行现状 | 第39页 |
·重庆能源和环境现状 | 第39-41页 |
·重庆发展循环经济具备的条件 | 第41-44页 |
·宏观政策环境支持 | 第41-42页 |
·重庆具备一定的循环技术基础 | 第42-44页 |
·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问题 | 第44-46页 |
·产业结构不合理对资源环境造成生态压力 | 第44页 |
·资源的供需矛盾对工业发展的制约 | 第44-45页 |
·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 | 第45页 |
·对发展循环经济认识的局限 | 第45-46页 |
·重庆市循环经济发展思路 | 第46-58页 |
·指导思想 | 第46页 |
·基本原则 | 第46页 |
·建立循环经济体制,发展循环经济 | 第46-58页 |
5 结论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附录 | 第63-64页 |
独创性声明 | 第64页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