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论 | 第1-17页 |
1.1 论文立题背景 | 第11页 |
1.2 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应用现状 | 第11-12页 |
1.3 工程质量控制系统开发应用现状 | 第12-13页 |
1.4 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3页 |
1.5 本系统拟解决的问题 | 第13-14页 |
1.6 系统的功能与特点 | 第14-15页 |
1.7 本系统建设的意义 | 第15页 |
1.8 本文结构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 | 第17-31页 |
2.1 工程项目质量的特点 | 第17-18页 |
2.2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目标 | 第18-20页 |
2.3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过程 | 第20-21页 |
2.4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点 | 第21-22页 |
2.5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模糊因果分析 | 第22-31页 |
2.5.1 工程项目质量的控制因素 | 第22-24页 |
2.5.2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因果分析图法 | 第24-25页 |
2.5.3 模糊因果分析的数学模型 | 第25-28页 |
2.5.4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模糊因果分析的实例 | 第28-31页 |
第三章 工程项目质量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 第31-51页 |
3.1 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等级的评定因素 | 第31-34页 |
3.1.1 工程项目建设阶段对质量形成的影响 | 第31-32页 |
3.1.2 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等级综合评定的因素 | 第32-33页 |
3.1.3 工程质量等级综合评定各影响因素的内容 | 第33-34页 |
3.2 现行工程项目质量评定方法 | 第34-36页 |
3.2.1 现行工程项目质量评定方法 | 第34-35页 |
3.2.2 现行工程项目质量评定方法的特点 | 第35-36页 |
3.2.3 现行工程项目质量评定方法的不足 | 第36页 |
3.3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质量评定中的应用探讨 | 第36-48页 |
3.3.1 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 第36-38页 |
3.3.2 工程质量评定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8-42页 |
3.3.3 指标体系相应权重的确定 | 第42-45页 |
3.3.4 模糊关系矩阵的形成 | 第45-46页 |
3.3.5 工程质量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建立 | 第46-48页 |
3.3.6 评定结果的判定 | 第48页 |
3.4 工程质量的模糊综合评判算例 | 第48-51页 |
第四章 需求分析 | 第51-63页 |
4.1 监理业务数据流程调查与分析 | 第52-57页 |
4.1.1 工程质量控制业务数据流程调查与分析 | 第52-56页 |
4.1.2 工程质量综合评定业务数据流程调查与分析 | 第56-57页 |
4.2 系统逻辑方案 | 第57-61页 |
4.2.1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数据流图 | 第58-60页 |
4.2.2 工程质量综合评定数据流图 | 第60-61页 |
4.3 系统功能需求 | 第61-63页 |
第五章 系统概要设计 | 第63-74页 |
5.1 系统体系结构 | 第63-64页 |
5.2 系统开发平台 | 第64-65页 |
5.3 系统的总体功能 | 第65-66页 |
5.4 系统功能详细描述 | 第66-70页 |
5.4.1 工程设计质量管理模块 | 第66页 |
5.4.2 施工质量控制模块 | 第66-67页 |
5.4.3 材料质量跟踪管理模块 | 第67-68页 |
5.4.4 设备质量管理模块 | 第68-69页 |
5.4.5 工程质量综合评定模块 | 第69-70页 |
5.4.6 工程事故统计分析模块 | 第70页 |
5.5 数据库设计 | 第70-74页 |
5.5.1 编码设计 | 第71页 |
5.5.2 数据库字典举例 | 第71-74页 |
第六章 详细设计与实现 | 第74-83页 |
6.1 代码设计 | 第74-75页 |
6.2 输出设计 | 第75-76页 |
6.3 输入设计 | 第76页 |
6.4 处理过程设计 | 第76-81页 |
6.5 界面设计 | 第81-83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3-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