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1 绪论 | 第13-20页 |
·论文主要内容、结构安排 | 第13-16页 |
·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现实意义 | 第13-14页 |
·本文要达到的目的 | 第14-15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页 |
·本文解决问题的思路 | 第15页 |
·本文的逻辑安排和层次结构 | 第15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国内外研究现况与综述 | 第16-20页 |
·管理体系整合研究状况 | 第16-17页 |
·一体化管理综合评价研究现况 | 第17-20页 |
2 三个标准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20-30页 |
·管理系统相关定义 | 第20页 |
·国际管理标准的四大共性 | 第20-21页 |
·未来质量管理的五大特征 | 第21-22页 |
·一体化管理的必要性 | 第22-26页 |
·从三个体系本质看 | 第22-23页 |
·从组织外部环境看 | 第23-24页 |
·从组织内部管理需要看 | 第24-25页 |
·从管理体系一体化作用效果看 | 第25-26页 |
·管理体系一体化的可行性 | 第26-29页 |
·三个标准自身推崇整合 | 第26页 |
·三个体系标准所遵循的基本原理一致 | 第26-27页 |
·三个体系的结构基本相同 | 第27-28页 |
·三个体系的基本要素相同 | 第28-29页 |
·一体化管理运行成功经验 | 第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3 一体化管理体系的理解要点 | 第30-51页 |
·一体化管理体系(IMS)定义 | 第30页 |
·一体化管理体系(IMS)的实质 | 第30-31页 |
·一体化管理体系(IMS)的特点 | 第31-33页 |
·管理体系整合基本原则 | 第33-34页 |
·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关注焦点 | 第34-36页 |
·三大国际标准的联系与区别 | 第36-39页 |
·一体化管理体系的运行模式 | 第39-40页 |
·“全面改进管理”金字塔的构建 | 第40-48页 |
·“全面改进管理”五个典型活动 | 第40-42页 |
·“全面改进管理”金字塔在IMS中的实施 | 第42-48页 |
·管理体系整合注意事项 | 第48-49页 |
·建立与实施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基本步骤 | 第49-50页 |
·准备阶段 | 第49页 |
·整合体系初步设计阶段 | 第49页 |
·IMS文件编制阶段 | 第49-50页 |
·IMS体系文件审定阶段 | 第50页 |
·IMS体系文件实施阶段 | 第50页 |
·评审改进阶段 | 第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4 实施IMS组织的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 第51-64页 |
·评价技术的应用 | 第51-52页 |
·常用综合评价方法适用性分析 | 第52-57页 |
·专家评分法 | 第52页 |
·Delphi法 | 第52-53页 |
·SAW法 | 第53页 |
·ELECTRE法 | 第53页 |
·AHP法 | 第53-54页 |
·TOPSIS法 | 第54页 |
·DEA法 | 第54-55页 |
·模糊评价法 | 第55页 |
·灰色决策评价法 | 第55-56页 |
·可拓决策评价法 | 第56页 |
·ANN法 | 第56页 |
·综合型方法 | 第56-57页 |
·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 第57-58页 |
·理论方法研究同实际应用之间的衔接问题 | 第57页 |
·评价的主观性和客观性结合问题 | 第57页 |
·评价专家知识经验获取偏差和评价样本积累问题 | 第57-58页 |
·综合评价问题智能化支持问题 | 第58页 |
·评价系统的规范性和可扩充性问题 | 第58页 |
·综合评价方法的发展趋势 | 第58-62页 |
·改进现有综合评价方法 | 第59页 |
·方法模糊化和灰色化 | 第59-60页 |
·方法智能化 | 第60-61页 |
·方法动态化 | 第61页 |
·评价要素集成化 | 第61页 |
·价值链集成化 | 第61-62页 |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 第62-63页 |
·建立体系基本原则 | 第62-63页 |
·评价指标选择原则 | 第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5 实施IMS组织的管理现况综合评价 | 第64-72页 |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64页 |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设置 | 第64-66页 |
·现况评价理论方法 | 第66-68页 |
·确定评价方法 | 第66页 |
·确定指标权重 | 第66页 |
·确定定性指标隶属函数 | 第66-67页 |
·确定定量指标隶属函数 | 第67-68页 |
·综合评价 | 第68-69页 |
·实证分析 | 第69-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6 实施IMS组织的绩效综合评价 | 第72-93页 |
·实施IMS组织的绩效特点 | 第72页 |
·绩效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 | 第72-75页 |
·绩效评价的目标层 | 第72-73页 |
·绩效评价的准则层和基础层 | 第73页 |
·绩效综合评价体系 | 第73-75页 |
·IMS绩效综合评价方法 | 第75-77页 |
·IMS绩效综合评价的要求 | 第75页 |
·基本数学模型 | 第75-76页 |
·评价方法的确定 | 第76-77页 |
·动态评价数学原理 | 第77页 |
·纵横向动态评价基本步骤 | 第77-84页 |
·定性指标量化 | 第77-80页 |
·指标一致化、无量纲化处理 | 第80-81页 |
·综合评价函数的建立 | 第81-84页 |
·实证分析 | 第84-92页 |
·指标量化、一致化、无量纲化处理 | 第84-86页 |
·计算权值和综合评价值 | 第86-91页 |
·评价结果分析 | 第91-92页 |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7 实施IMS组织的可持续改进能力综合评价 | 第93-112页 |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 第93-95页 |
·确定评价方法 | 第95-99页 |
·综合评价的基本原理 | 第96-97页 |
·观测值数据处理 | 第97页 |
·建立二层子系统S_(iq)~((2,t))的综合评价函数 | 第97-98页 |
·建立子系统S_(it)~((1))的综合评价函数 | 第98-99页 |
·建立目标值S_i的综合评价函数 | 第99页 |
·综合评价的基本步骤 | 第99-106页 |
·定性指标量化 | 第99-102页 |
·指标一致化、无量纲化处理 | 第102-103页 |
·综合集成赋权 | 第103-106页 |
·实证分析 | 第106-111页 |
·指标量化、一致化、无量纲化处理 | 第107-109页 |
·建立二层子系统S_(iq)~((2,t))的综合评价函数 | 第109-110页 |
·建立子系统S_(it)~((1))的综合评价函数 | 第110页 |
·建立目标值S_i的综合评价函数 | 第110-111页 |
·评价结果分析 | 第111页 |
·本章小结 | 第111-112页 |
8 结束语 | 第112-114页 |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2页 |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112-113页 |
·有待于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第113-114页 |
致谢 | 第114-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25页 |
博士阶段发表论文情况 | 第125-126页 |
博士阶段从事科研项目情况 | 第1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