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 | 第1页 |
使用授权书 | 第3-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出口货物退(免)税概述 | 第10-20页 |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概念 | 第10-14页 |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含义 | 第10页 |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原则 | 第10-11页 |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基本要素 | 第11-12页 |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方式 | 第12页 |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基本流程 | 第12-14页 |
·实行出口货物退(免)税政策的意义 | 第14-16页 |
·出口货物退(免)税政策符合国际惯例 | 第14-15页 |
·出口货物退(免)税政策是我国经济调控的有力手段 | 第15-16页 |
·国际间出口货物退(免)税制度 | 第16-20页 |
·法国出口退税的做法 | 第16-17页 |
·德国出口退税的做法 | 第17页 |
·意大利出口退税的做法 | 第17-19页 |
·国外出口退税一般做法及启示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出口货物退(免)税政策调整的内容及作用 | 第20-28页 |
·出口退(免)税政策调整的原因 | 第20-22页 |
·出口退(免)税政策调整的主要内容 | 第22-25页 |
·调整出口退税率结构 | 第22页 |
·建立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出口退税增量的新机制 | 第22-23页 |
·新增加的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收入首先用于出口退税 | 第23页 |
·结合出口退税改革推进外贸体制改革 | 第23-25页 |
·历史累计欠企业的退税款由中央财政负担 | 第25页 |
·出口退(免)税政策调整的作用 | 第25-28页 |
第三章 出口货物退(免)税政策调整后所面临的问题 | 第28-43页 |
·这次政策调整仍未解决的问题 | 第28-31页 |
·进口料件深加工结转问题 | 第28-31页 |
·小规模纳税人出口货物的退(免)税管理问题 | 第31页 |
·政策调整后产生的新问题 | 第31-35页 |
·出口退税中央与地方共同负担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31-34页 |
·调低出口退税率加重了出口企业的负担 | 第34-35页 |
·运行出口退(免)税政策的机构设置问题 | 第35-37页 |
·出口退税机构设置回顾 | 第35-37页 |
·出口退税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37页 |
·出口骗税活动的防范和打击工作 | 第37-40页 |
·执行出口货物退(免)税政策时遇到的具体问题 | 第40-43页 |
·出口退税政策变化过于频繁,宏观调控功能过强 | 第40-41页 |
·出口退税申报、审核软件滞后于出口退税政策的变化 | 第41页 |
·国家各职能部门缺乏必要的沟通和协作 | 第41-43页 |
第四章 出口货物退(免)税政策的完善 | 第43-51页 |
·出口货物退(免)税政策的完善 | 第43-46页 |
·加强出口退税的法制建设 | 第43-44页 |
·统一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 | 第44-45页 |
·构建稳定、科学、合理的退税率体系 | 第45页 |
·取消退税指标按实际办理退税 | 第45-46页 |
·出口退税管理机制的完善 | 第46-47页 |
·出口货物退(免)税政策运行中技术上的完善 | 第47-48页 |
·加强出口退税人员的管理 | 第48-49页 |
·加强税务干部管理,提升干部素质 | 第48页 |
·加强出口企业办税人员的管理 | 第48-49页 |
·加强出口骗税的防范和打击工作 | 第49-51页 |
·要综合治理做到预防教育、违法处罚双管齐下 | 第49页 |
·各有关部门应在各负其责的基础上密切配合 | 第49-50页 |
·打击骗税要靠执法机关长期、细致的工作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作者简介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