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基本理论 | 第1-18页 |
·企业经营业绩评价含义 | 第10-11页 |
·评价 | 第10页 |
·业绩 | 第10页 |
·企业经营业绩评价 | 第10-11页 |
·企业经营业绩评价要素 | 第11-14页 |
·评价主体 | 第11-13页 |
·评价客体 | 第13页 |
·评价指标 | 第13页 |
·评价标准 | 第13页 |
·评价方法 | 第13-14页 |
·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程序 | 第14-15页 |
·确立评价目标 | 第14页 |
·设计评价指标 | 第14页 |
·获取评价信息 | 第14页 |
·选择评价标准 | 第14-15页 |
·形成评价结论 | 第15页 |
·指明努力方向 | 第15页 |
·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理论依据 | 第15-18页 |
·资本保全理论 | 第15-16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6页 |
·权变理论 | 第16-18页 |
2 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的演进 | 第18-24页 |
·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的理论逻辑演进 | 第18-20页 |
·经济学逻辑 | 第18-19页 |
·委托代理理论的逻辑 | 第19页 |
·管理学逻辑 | 第19-20页 |
·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的历史演进 | 第20-24页 |
·20世纪60年代 | 第20-21页 |
·20世纪70年代 | 第21-22页 |
·20世纪80年代 | 第22页 |
·20世纪90年代 | 第22-24页 |
3 西方经营业绩评价指标的引进及评析 | 第24-35页 |
·财务指标EVA应用及评析 | 第24-30页 |
·EVA的基本概念 | 第24-25页 |
·EVA的优点 | 第25-27页 |
·EVA的不足 | 第27-29页 |
·修正的经济增加值REVA(Refined Economic value Added)指标 | 第29-30页 |
·综合性指标平衡计分卡的应用及评析 | 第30-35页 |
·平衡计分卡的基本概念 | 第31-32页 |
·平衡计分卡的优点 | 第32-33页 |
·平衡计分卡的不足 | 第33-34页 |
·平衡计分卡的改进 | 第34-35页 |
4 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5-43页 |
·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的发展趋势 | 第35-36页 |
·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有效整合 | 第35页 |
·寻找企业价值动因 | 第35-36页 |
·以客户为核心 | 第36页 |
·构建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 第36-37页 |
·综合性原则 | 第36页 |
·动态性和及时性原则 | 第36-37页 |
·成本效益原则 | 第37页 |
·客观性原则 | 第37页 |
·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7-41页 |
·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后记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