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感知风险的用户使用移动支付影响因素研究--Based on Perceived Risk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理论背景 | 第10页 |
·实践背景 | 第10-11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13-15页 |
·研究对象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流程和框架 | 第15-18页 |
·研究流程 | 第15页 |
·研究框架 | 第15-18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8-35页 |
·移动支付相关理论 | 第18-24页 |
·移动支付的定义 | 第18-20页 |
·手机支付的分类 | 第20-22页 |
·手机支付的接受影响因素 | 第22-24页 |
·科技接受行为理论 | 第24-29页 |
·推理行为理论TRA | 第24-26页 |
·计划行为理论TPB | 第26-27页 |
·技术接受模型TAM | 第27-29页 |
·创新扩散理论 | 第29-31页 |
·理论介绍 | 第29-30页 |
·消费者创新性 | 第30-31页 |
·感知风险理论 | 第31-33页 |
·感知风险的定义 | 第31页 |
·感知风险的构成因素 | 第31-32页 |
·移动支付与感知风险 | 第32-33页 |
·总结与述评 | 第33-35页 |
第三章 手机支付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第35-41页 |
·手机支付业务发展现状 | 第35-38页 |
·国外手机支付业务发展现状 | 第35-37页 |
·国内手机支付业务发展现状 | 第37-38页 |
·手机支付业务经验借鉴与问题剖析 | 第38-41页 |
·可借鉴的业务运营经验 | 第38-39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39-41页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第41-51页 |
·研究模型的建立 | 第41-44页 |
·研究思路 | 第41-42页 |
·研究模型 | 第42-43页 |
·变量定义 | 第43-44页 |
·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44-47页 |
·相对优势和复杂性对使用态度的影响 | 第44-45页 |
·兼容性对使用态度的影响 | 第45页 |
·消费者创新性对使用态度的影响 | 第45页 |
·个人认知特征对使用意愿的影响 | 第45-46页 |
·人口统计变量特征对使用意愿的影响 | 第46-47页 |
·量表的设计 | 第47-48页 |
·问卷设计和方法 | 第48-49页 |
·问卷设计 | 第48-49页 |
·访谈与预调研 | 第49页 |
·问卷发放与回收 | 第49页 |
·数据收集和处理方法 | 第49-51页 |
第五章 实证分析 | 第51-60页 |
·量表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51-52页 |
·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52-56页 |
·信度分析 | 第52-53页 |
·效度分析 | 第53-56页 |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第56-60页 |
第六章 手机支付业务营销策略建议 | 第60-65页 |
·展开移动互联网流量经营 | 第60-61页 |
·扩大流量规模 | 第60页 |
·提升流量层次 | 第60-61页 |
·释放流量价值 | 第61页 |
·明确技术标准提升用户认知 | 第61-62页 |
·完善产业链打造开放平台 | 第62页 |
·细分用户群体进行精准营销 | 第62-63页 |
·结合口碑营销进行品牌整合推广 | 第63-65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8页 |
·研究结论 | 第65页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65-66页 |
·研究的不足 | 第66-67页 |
·未来研究的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附录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