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改性REY型分子筛性质及裂化性能研究

1 前言第1-18页
 1.1 FCC催化剂的组成第7-10页
  1.1.1 载体第7-8页
   1.1.1.1 全合成硅铝载体第7页
   1.1.1.2 高岭土载体第7-8页
  1.1.2 粘结剂第8-9页
   1.1.2.1 硅铝溶胶粘结剂第8页
   1.1.2.2 铝溶胶粘结剂第8-9页
   1.1.2.3 硅溶胶粘结剂第9页
   1.1.2.4 拟薄水铝石第9页
  1.1.3 活性组分第9-10页
 1.2 FCC催化剂性能的改进第10-11页
  1.2.1 活性组分的改进第10-11页
  1.2.2 催化剂载体改进第11页
   1.2.2.1 抗 Ni载体改性技术第11页
   1.2.2.2 抗 V载体改性技术第11页
   1.2.2.3 载体的活性及孔分布改性第11页
 1.3 Y型分子筛的改进第11-16页
  1.3.1 HY型沸石第11-13页
  1.3.2 REY/REHY型分子筛第13-14页
  1.3.3 超稳分子筛第14-16页
   1.3.3.1 水热法第14-15页
   1.3.3.2 EDTA络合法第15页
   1.3.3.3 SiCL4抽铝补硅法第15-16页
   1.3.3.4 (NH_4)_2SiF_6抽铝补硅法第16页
   1.3.3.5 水热化学法第16页
 1.4 REY改性处理的新进展第16-17页
 1.5 主要工作重点第17-18页
2 HAY分子筛及催化剂的制备第18-19页
 2.1 原料及工作溶液第18页
 2.2 HAY分子筛的制备过程第18-19页
  2.2.1 部分沉积氧化硅第18页
  2.2.2 过滤洗涤第18页
  2.2.3 交换过滤洗涤第18页
  2.2.4 焙烧改性处理第18-19页
 2.3 HAY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过程第19页
 2.4 对比样品第19页
3 分析测试和性能评价第19-26页
 3.1 化学组成分析第19页
  3.1.1 重量法测定SiO_2含量第19页
  3.1.2 EDTA滴定法测定 RE_2O_3含量第19页
  3.1.3 火焰光度计法测定Na_2O含量第19页
 3.2 相对结晶度和晶胞常数测定第19-20页
 3.3 酸量测定第20页
 3.4 分子筛红外光谱测定第20-21页
 3.5 催化剂水热老化处理第21页
 3.6 催化剂微活评价第21-22页
 3.7 催化剂上碳含量的测定第22-23页
 3.8 催化剂性能的重油微反评价第23-25页
  3.8.1 评价条件第23页
  3.8.2 标准油性质第23-24页
  3.8.3 评价方法第24-25页
 3.9 催化剂性能的小型固定流化床评价第25-26页
  3.9.1 概述第25页
  3.9.2 原料油性质第25页
  3.9.3 评价条件第25页
  3.9.4 评价方法第25-26页
4 结果与讨论第26-44页
 4.1 水热焙烧对分子筛性能的影响第26-31页
  4.1.1 Y型分子筛阳离子交换机理第26-27页
  4.1.2 焙烧机理第27-28页
  4.1.3 稀土离子在 Y型分子筛中的位置第28-30页
  4.1.4 稀土离子反交换性能比较第30页
  4.1.5 稀土离子的价态第30-31页
 4.2 外加硅源对分子筛性能的影响第31-34页
  4.2.1 外加硅源含量对分子筛结晶度的影响第31页
  4.2.2 外加硅源含量对分子筛酸量的影响第31-32页
  4.2.3 活性组分孔分布情况第32-33页
  4.2.4 SiO_2加入方式的影响第33-34页
 4.3 分子筛的超稳化第34-37页
  4.3.1 水热超稳化机理第34-35页
  4.3.2 超稳化对分子筛物化性能的影响第35页
  4.3.3 水蒸汽通入量对 HAY分子筛催化性能影响第35-36页
  4.3.4 分子筛结构稳定性的比较第36-37页
 4.4 催化剂性能评价第37-44页
  4.4.1 催化剂活性及稳定性评价第37-38页
  4.4.2 HAY分子筛催化剂抗积炭性能评价第38-39页
  4.4.3 重油微反评价第39-40页
  4.4.4 小型固定流化床评价第40-44页
 4.5 收率及成本核算第44页
5 结论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益气活血复方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IL-6mRNA表达的影响
下一篇:基于END模型的三层交换机驱动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