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活血复方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IL-6mRNA表达的影响
前言 | 第1-3页 |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缩略词表 | 第5-9页 |
实验研究 | 第9-20页 |
1 实验材料 | 第9-10页 |
·实验动物 | 第9页 |
·实验用药 | 第9页 |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9-10页 |
·造模试剂和仪器 | 第9页 |
·RT-PCR试剂和仪器 | 第9-10页 |
·器械处理和试剂配制 | 第10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0-15页 |
·分组 | 第10-11页 |
·给药 | 第11页 |
·MCAO模型制备 | 第11-12页 |
·大鼠神经症状观察 | 第12页 |
·标本制取 | 第12-13页 |
·脑梗死体积标本制取 | 第12-13页 |
·RT-PCR标本制取 | 第13页 |
·RT-PCR两步法测IL-6mRNA表达 | 第13-15页 |
·总RNA的提取 | 第13页 |
·逆转录合成cDNA(RT) | 第13-14页 |
·RT1 | 第13-14页 |
·RT2 | 第14页 |
·RT3 | 第14页 |
·PCR反应 | 第14-15页 |
·引物的设计和合成 | 第14页 |
·PCR反应 | 第14-15页 |
·电泳 | 第15页 |
3 统计学处理 | 第15页 |
4.结果与分析 | 第15-20页 |
·大鼠造模情况 | 第15页 |
·手术后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结果 | 第15-17页 |
·大鼠脑梗死体积结果 | 第17-18页 |
·各组各时点IL-6mRNA表达结果 | 第18-20页 |
讨论 | 第20-37页 |
1.实验方法的选择 | 第20-22页 |
·实验动物的选择 | 第20-21页 |
·造模方法的选择 | 第21-22页 |
·假手术组的选择 | 第22页 |
·内参GAPDH的选择 | 第22页 |
2.急性脑缺血后的IL-6mRNA表达 | 第22-25页 |
·IL-6的生物学特性 | 第23页 |
·IL-6与脑梗死 | 第23-25页 |
3.益气活血复方的组方依据 | 第25页 |
4.益气活血复方对脑梗死体积的影响 | 第25-26页 |
5.益气活血复方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 第26-28页 |
6.益气活血复方下调炎性细胞因子IL-6 | 第28-30页 |
结论 | 第30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30-31页 |
致谢 | 第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7页 |
综述 | 第37-46页 |
中药益气活血复方治疗缺血性卒中的研究进展 | 第37-46页 |
1.病机研究 | 第37-38页 |
2.方药配伍与组成 | 第38-39页 |
3,临床疗效观察 | 第39页 |
4,基础实验研究 | 第39-45页 |
·动物模型制备 | 第39-40页 |
·基础药理研究 | 第40-44页 |
·改善脑血流量及能量代谢 | 第40页 |
·改善脑水肿 | 第40-41页 |
·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 第41页 |
·减轻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 | 第41-42页 |
·抑制细胞凋亡 | 第42页 |
·清除氧自由基,改善神经功能 | 第42-43页 |
·减轻白细胞粘附和炎性细胞浸润,抑制炎症反应 | 第43-44页 |
·益气活血方单味药物主要药理 | 第44-45页 |
5,问题和展望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附件一 | 第51-52页 |
公汁友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和科研成果 | 第51-52页 |
附件二 | 第52页 |
声明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