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基于END模型的三层交换机驱动的设计与实现

第一章 绪论第1-13页
   ·以太网发展简介第9-10页
   ·以太网原理及现状第10-12页
   ·课题完成工作及论文组织结构第12-13页
第二章 第三层交换机原理及实现第13-26页
   ·交换机概述第13-17页
     ·交换的概念第13-14页
     ·三种交换技术第14-15页
     ·交换机的转发模式第15-16页
     ·交换机的主要功能第16-17页
   ·交换机工作原理第17-20页
     ·数据帧转发第17-19页
     ·地址学习过程第19-20页
   ·第二层交换原理及特点第20-22页
   ·第三层交换机原理及实现第22-26页
     ·第三层交换原理第22-24页
     ·第三层交换机实现第24-25页
     ·第三层交换机优点第25-26页
第三章 三层交换机体系结构设计第26-40页
   ·三层ASIC 交换芯片BCM5615第26-34页
     ·芯片体系结构第26-29页
     ·数据转发处理第29-34页
       ·二层数据交换流程第30-32页
       ·三层数据交换流程第32-34页
   ·三层交换机硬件体系结构第34-36页
   ·三层交换机软件系统设计第36-40页
     ·软件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第36-37页
     ·驱动模块第37页
     ·交换协议模块第37-38页
     ·网络管理模块第38-40页
第四章 基于END 模型的三层交换机驱动子系统设计与实现第40-56页
   ·驱动子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第40-41页
   ·硬件抽象层设计与实现第41-49页
     ·MUX 层接口函数第43-44页
     ·硬件抽象层初始化第44-47页
     ·END 设备加载第47-49页
   ·BSP 设计与实现第49-56页
     ·BSP 的功能与结构第49-50页
     ·BSP 初始化的设计与实现第50-55页
     ·BSP 的硬件访问接口第55-56页
第五章 交换支持包(SSP)设计与实现第56-74页
   ·SSP(Switch support package)模块的功能第56页
   ·SSP 初始化子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第56-62页
     ·SSP 的初始化流程第56-59页
     ·HwEND 初始化的设计第59页
     ·SSP 初始化子模块的实现第59-62页
   ·SSP 收发包子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第62-70页
     ·三层交换机收发包模型第62-64页
     ·BCM5615 收发包原理分析第64页
     ·RX 收包处理设计与实现第64-67页
     ·TX 发包处理设计与实现第67-70页
   ·SSP 控制接口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第70-74页
     ·SSP 控制接口子模块功能第70页
     ·控制接口子模块内部结构研究与设计第70-72页
     ·主要外部控制接口设计第72-74页
第六章 系统测试和结果第74-76页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79页
致谢第79-80页
个人简历、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改性REY型分子筛性质及裂化性能研究
下一篇:毛细管电泳法在酚类化合物和DNA检测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