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第1-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 ·脑电研究的背景 | 第8-9页 |
| ·脑电的特性 | 第8页 |
| ·脑电的分类 | 第8-9页 |
| ·脑电偶极子源定位研究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 第9-10页 |
| ·脑电源定位的非线性优化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1-13页 |
| 第二章 脑电的基本理论 | 第13-29页 |
| ·基本电磁学方程及数学描述 | 第13-15页 |
| ·脑电正问题 | 第15-23页 |
| ·脑电正问题的一般表示 | 第17-18页 |
| ·多层球模型下的正向计算 | 第18-21页 |
| ·真实头模型下的正向计算 | 第21-23页 |
| ·脑电逆问题 | 第23-29页 |
| ·皮层电位成象技术中的重构算法 | 第24页 |
| ·偶极子定位方法 | 第24-29页 |
| ·目标函数的构造 | 第26-27页 |
| ·非线性优化方法 | 第27页 |
| ·现代信号处理方法 | 第27-29页 |
| 第三章 偶极源定位问题的非线性优化方法 | 第29-36页 |
| ·局部优化方法 | 第29-32页 |
| ·全局优化方法——模拟退火 | 第32-36页 |
| ·模拟退火的核心思想 | 第32-33页 |
| ·模拟退火算法的步骤 | 第33-34页 |
| ·冷却进度表的选取 | 第34-36页 |
| 第四章 混沌模拟退火算法 | 第36-44页 |
| ·混沌理论 | 第36-41页 |
| ·混沌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性 | 第36-37页 |
| ·开放系统的混沌动力学 | 第37-40页 |
| ·混沌优化算法 | 第40-41页 |
| ·混沌模拟退火算法 | 第41-44页 |
| ·混沌系统的选择 | 第41页 |
| ·混沌模拟退火算法步骤 | 第41-44页 |
| 第五章 混沌模拟退火在脑电源定位问题中的应用—仿真与实例 | 第44-57页 |
| ·混沌模拟退火评估脑电偶极子源定位的仿真计算 | 第44-50页 |
| ·双偶极子模型中混沌模拟退火的计算及与其他非线性方法的比较 | 第44-48页 |
| ·指标定义及算法的参数选择 | 第44-45页 |
| ·仿真模型描述 | 第45页 |
| ·时空特性相差较大的双偶极子的定位计算 | 第45-47页 |
| ·时空特性相似的双偶极子的定位计算 | 第47-48页 |
| ·多偶极子模型中混沌模拟退火的计算及与其他非线性方法的比较 | 第48-50页 |
| ·指标定义及算法的参数选择 | 第48页 |
| ·仿真模型描述 | 第48-50页 |
| ·实例应用——空间选择性注意的早期ERP 偶极源定位分析 | 第50-57页 |
| ·视觉选择性注意的研究现状 | 第50-51页 |
| ·实例分析——空间视觉选择性注意实验中的的早期ERP 源定位分析 | 第51-57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7-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 个人简历及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