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词表 | 第1-7页 |
中文摘要 | 第7-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0页 |
正文 | 第10-39页 |
1 前言 | 第10页 |
2 实验材料 | 第10-12页 |
3 实验方法 | 第12-16页 |
·STC逆行胆胰管注射致AP模型 | 第12页 |
·胰腺组织病理评分标准 | 第12页 |
·各项生化指标测定 | 第12-15页 |
·血清淀粉酶(AMS)活性测定 | 第12-13页 |
·血清磷脂酶A_2(PLA_2)测定 | 第13页 |
·血浆丙二醛(MDA)的测定 | 第13页 |
·胰腺组织一氧化氮(NO)测定 | 第13-14页 |
·血浆内皮素(ET)测定 | 第14页 |
·6-酮-前列腺素_(1α)(6-keto-PGF_(1α))测定 | 第14页 |
·血栓素B_2(TXB_2)测定 | 第14-15页 |
·胰腺血流量测定 | 第15页 |
·血液流变学测定 | 第15页 |
·胰腺微血管通透性测定 | 第15页 |
·分组与给药方法 | 第15页 |
·数据处理 | 第15-16页 |
4 结果 | 第16-29页 |
·Ru对STC AP大鼠腹水生成的影响 | 第16页 |
·Ru对STC AP大鼠胰腺湿重的影响 | 第16-17页 |
·Ru对STC AP大鼠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影响 | 第17-20页 |
·Ru对STC AP大鼠胰腺微循环障碍的影响 | 第20-22页 |
·对STC AP大鼠胰腺血流量的影响 | 第20页 |
·对STC AP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 第20-22页 |
·对STC AP大鼠胰腺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 第22页 |
·Ru对STC AP大鼠某些生化指标的影响 | 第22-29页 |
·Ru对STC AP大鼠血清AMS活性的影响 | 第22-23页 |
·Ru对STC AP大鼠血清PLA_2活性的影响 | 第23-24页 |
·Ru对STC AP大鼠血浆MDA含量的影响 | 第24页 |
·Ru对STC AP大鼠胰腺组织NO含量的影响 | 第24-25页 |
·Ru对STC AP大鼠血浆TXB_2的影响 | 第25-26页 |
·Ru对STC AP大鼠血浆6-keto-PGF_(1α)水平的影响 | 第26-27页 |
·Ru对STC AP大鼠血浆TXB_2与6-keto-PGF_(1α)比值的影响 | 第27-28页 |
·Ru对STC AP大鼠血浆ET水平的影响 | 第28-29页 |
5 讨论 | 第29-35页 |
6 结论 | 第35-36页 |
7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附录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综述 | 第41-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