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引言 | 第10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5页 |
·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发展 | 第10-11页 |
·空间数据库引擎及其两种主流模式 | 第11-13页 |
·多源空间数据集成 | 第13-14页 |
·操作海量空间数据存在的问题 | 第14-15页 |
·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研究特色和主要创新点 | 第17-18页 |
·论文的组织思路和章节安排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空间数据库引擎技术剖析与性能比较 | 第19-38页 |
·实验环境和实验内容 | 第19-24页 |
·实验环境 | 第19页 |
·实验数据 | 第19页 |
·实验数据分级 | 第19-21页 |
·测试方式 | 第21-23页 |
·测试结果 | 第23-24页 |
·空间数据库引擎技术分析 | 第24-37页 |
·体系结构 | 第24-25页 |
·空间数据存储模型 | 第25-28页 |
·空间索引方法 | 第28-31页 |
·空间查询与扩展SQL | 第31-32页 |
·属性查询 | 第32-33页 |
·ArcSDE和Oracle Spatial的相关技术指标比较 | 第33-36页 |
·当前SDE软件产品存在的不足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面向异构数据库的多源海量空间数据接口 | 第38-54页 |
·多源空间数据无缝集成技术(SIMS) | 第38-40页 |
·特点 | 第38-39页 |
·构架 | 第39-40页 |
·基于桥接模式的多源空间数据无缝集成技术 | 第40-43页 |
·传统以继承模式为基础的多源空间数据无缝集成手术的特点及缺点 | 第40-41页 |
·桥接模式 | 第41-42页 |
·以桥接模式为基础实现的多源数据无缝集成技术 | 第42-43页 |
·地理几何对象模型G_Object | 第43-47页 |
·地理实体及地理要素模型 | 第43-44页 |
·地理几何对象模型 | 第44页 |
·Geometry对象模型 | 第44-45页 |
·自主开发的G_Object几何对象模型 | 第45-47页 |
·数据模型转换 | 第47-53页 |
·OCI技术 | 第47页 |
·Oracle Spatial空间数据操作方法 | 第47-50页 |
·中间转换格式UniGeometry | 第50-51页 |
·物理存储格式与逻辑数据格式的转换 | 第51-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海量空间数据库的优化 | 第54-69页 |
·传统调优方式 | 第54-59页 |
·基于Oracle的优化 | 第54-57页 |
·基于SQL Server的优化 | 第57页 |
·基于Oracle Spatial的优化 | 第57页 |
·基于ArcSDE的优化 | 第57-59页 |
·基于显示的海量数据过滤机制 | 第59-68页 |
·物化视图 | 第59-60页 |
·原因与目的 | 第60-61页 |
·多级显示机制的设计 | 第61-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测试、试验系统分析和应用 | 第69-76页 |
·LandEX介绍 | 第69-70页 |
·系统简介 | 第69页 |
·系统功能结构一览 | 第69-70页 |
·LandEX扩展 | 第70-71页 |
·不同级别土地利用现状管理信息系统的区别 | 第70页 |
·LandEX2.0对LandEX1.0的扩展 | 第70-71页 |
·LandEX2.0测试 | 第71-75页 |
·加载海量数据 | 第71-73页 |
·查询 | 第73-74页 |
·基于显示需求的海量空间数据过滤机制测试 | 第74-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内容总结 | 第76-77页 |
·研究结论 | 第77页 |
·存在问题与进一步的工作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作者简介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