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中、英文) | 第1-10页 |
绪论 | 第10-25页 |
·《祖堂集》的语言价值 | 第10-15页 |
·《祖堂集》本体语言研究概况 | 第15-17页 |
·本文选题的意义、写作体例和研究方法 | 第17-25页 |
第一章 《祖堂集》的“了” | 第25-56页 |
·“了”的研究概况 | 第25-27页 |
·《祖堂集》“了”的语法化等级研究 | 第27-40页 |
·《祖堂集》“动_1+了+动_2”格式中“了”的性质 | 第40-52页 |
·关于“了后” | 第52-56页 |
第二章 《祖堂集》的“却” | 第56-86页 |
·“却”的研究概况 | 第56-58页 |
·《祖堂集》“却”的语法化等级研究 | 第58-67页 |
·唐宋时期“动+却+(宾)”格式中“却”的语法性质 | 第67-86页 |
第三章 《祖堂集》的“著” | 第86-117页 |
·“著(着)”的研究概况 | 第86-90页 |
·《祖堂集》的介词“著” | 第90-98页 |
·《祖堂集》“著”的语法化等级研究 | 第98-117页 |
第四章 《祖堂集》的“得” | 第117-156页 |
·“得”的研究概况 | 第117-121页 |
·《祖堂集》“得”的语法化等级研究 | 第121-143页 |
·唐宋时期的“V+得+时量短语”与“V+了+时量短语” | 第143-156页 |
第五章 《祖堂集》的“过” | 第156-179页 |
·“过”的研究概况 | 第156-158页 |
·《祖堂集》“过”的语法化等级研究 | 第158-166页 |
·试析唐宋时期的“过”语法化进程迟缓的原因 | 第166-179页 |
结语 | 第179-190页 |
参考文献 | 第190-198页 |
致谢 | 第198-2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