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1页 |
一、 刑讯逼供罪的法律特征 | 第11-21页 |
(一) 犯罪主体的特定性 | 第11-13页 |
(二) 犯罪客体的多重性 | 第13-15页 |
(三) 犯罪对象的确定性 | 第15-18页 |
(四) 时间顺序的先后性 | 第18-19页 |
(五) 行使职权的合法性 | 第19-20页 |
(六) 刑讯的目的性 | 第20页 |
(七) 手段的肉刑性 | 第20-21页 |
二、 对刑讯逼供罪法条规定的疑难问题的理解 | 第21-35页 |
(一) 对“伤残”涵义的理解 | 第21-25页 |
(二) “致人伤残、死亡”是否包括过失 | 第25-27页 |
(三) 刑讯逼供罪的转化问题 | 第27-35页 |
三、 刑讯逼供罪的共同犯罪认定 | 第35-47页 |
(一) 主体适格的共同犯罪问题 | 第37-40页 |
(二) 主体不适格的共同犯罪问题 | 第40-47页 |
四、 刑讯逼供罪的未遂形态 | 第47-52页 |
(一) 犯罪未遂的一般界定 | 第47-49页 |
(二) 刑讯逼供罪是行为犯,应有未遂形态 | 第49-50页 |
(三) 刑讯逼供罪未遂的表现形式 | 第50-52页 |
五、 刑讯逼供罪的立法建议 | 第52-61页 |
(二) 现行法律对刑讯逼供罪的规定存在的矛盾和异议 | 第52-54页 |
(二) 刑法在刑讯逼供罪的表述上的缺陷 | 第54-56页 |
(三) 对刑讯逼供罪的立法建议 | 第56-61页 |
后记 | 第61-62页 |
参考书目 | 第62-64页 |
附录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