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医疗自主权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背景 | 第1-20页 |
第一节 医疗自主权概念的萌芽到确立 | 第11-13页 |
一﹑ 美国 | 第11-13页 |
二﹑ 日本 | 第13页 |
第二节 美国有关医疗自主权法案的立法过程和重点 | 第13-18页 |
一﹑《联邦病人自己决定法案 | 第14-15页 |
二﹑《统一末期疾病患者权利法案》 | 第15-16页 |
三﹑《统一永久代理人法案》 | 第16页 |
四﹑《加州自然死法案》 | 第16-17页 |
五﹑《加州预立医疗照顾医嘱法案》 | 第17-18页 |
第三节 重视医疗自主权的目的和利益 | 第18-20页 |
一、 确保病人的人性尊严 | 第18页 |
二、 避免医疗纠纷 | 第18页 |
三、 避免痛苦延续和避免因病人痛苦的延续扩及到家属 | 第18-19页 |
四、 减少医疗成本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医疗自主权的权利基础 | 第20-32页 |
第一节 宪法上的渊源 | 第20-25页 |
一﹑ 隐私权 | 第20-24页 |
﹙一﹚隐私权的概念 | 第20-23页 |
﹙二﹚隐私权的法理基础 | 第23-24页 |
二﹑ 自由权 | 第24-25页 |
第二节 普通法的渊源-人身不受侵害的权利 | 第25-26页 |
第三节 医疗自主权与其它权利相冲突时的衡量与调和 | 第26-32页 |
一﹑ 保护生命的利益 | 第26-30页 |
﹙一﹚生命权的保障 | 第26-27页 |
﹙二﹚生命权保障之放弃 | 第27-28页 |
﹙三﹚放弃维生医疗与生命保障的利益衡量 | 第28-30页 |
二﹑ 防止自杀的利益 | 第30页 |
三、 保护第三者的利益 | 第30页 |
四、 保护医疗专业伦理完整性的利益 | 第30-32页 |
第三章 医疗自主权的要件与责任 | 第32-54页 |
第一节 病人的行为能力 | 第32-44页 |
一﹑ 有行为能力的成年人 | 第32-35页 |
二﹑ 无行为能力人 | 第35-37页 |
﹙一﹚无决定能力之成年人 | 第35-36页 |
﹙二﹚未成年人 | 第36-37页 |
三﹑ 代行决定人 | 第37-39页 |
﹙一﹚近亲属代行决定 | 第37-38页 |
﹙二﹚医疗代理人代行决定 | 第38-39页 |
四﹑ 代行决定的衡量标准 | 第39-42页 |
﹙一﹚最佳利益标准 | 第40-41页 |
﹙二﹚替代性判断标准 | 第41-42页 |
五﹑ 代行决定的限制 | 第42-44页 |
第二节 医疗自主权适用的主体 | 第44-47页 |
一﹑ 预见其后果的方法 | 第44-45页 |
二﹑ 末期疾病 | 第45页 |
三、 无法治愈的疾病 | 第45页 |
四﹑ 植物人适用的争议 | 第45-47页 |
五﹑ 痴呆患者适用的争议 | 第47页 |
六﹑ 脑死患者适用的争议 | 第47页 |
第三节 医疗行为的范围 | 第47-50页 |
一、 作为与不作为 | 第48页 |
二、 保留与撤消医疗 | 第48页 |
三、 故意与无意的结果 | 第48-49页 |
四﹑ 通常与异常医疗 | 第49-50页 |
第四节 审查机制 | 第50-52页 |
第五节 民、刑事责任 | 第52-54页 |
一﹑ 民事责任 | 第52页 |
二﹑ 刑事责任 | 第52-54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54-57页 |
一、 国模式比荷兰模式对我国实践病人「医疗自主权」更具有参考意义 | 第54-55页 |
二、 法律的渐进性是不可避免的规律 | 第55-57页 |
注释与参考资料 | 第57-59页 |
附录一:In re Quinlan 案 | 第59-61页 |
附录二:1990 年 Cruzan v.Director, Missouri Eparment of health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