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医院病房楼设计新趋势初探
第一章 绪论 | 第1-10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8页 |
·研究方法和预期成果 | 第8-9页 |
·论文结构 | 第9-10页 |
第二章 当代病房设计的新观念及新趋势 | 第10-29页 |
·社会环境和国家政策的变化趋势 | 第10-12页 |
·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医院建筑的进步 | 第10页 |
·国家标准的修订和医疗政策的变化 | 第10-11页 |
·医疗工作重点的转向 | 第11-12页 |
·加入 WTO 对现有医院的冲击 | 第12页 |
·医学模式、护理理念的进步以及社会疾病谱的变化 | 第12-16页 |
·医学模式的新发展 | 第12-14页 |
·护理理念的发展 | 第14页 |
·人口构成和社会疾病谱的变化 | 第14-15页 |
·公共卫生事件的冲击 | 第15-16页 |
·医疗设备和医疗技术的进步 | 第16-20页 |
·医疗设备的复杂化和多样化 | 第16页 |
·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的引入 | 第16-19页 |
·先进医疗设备对建筑设计提出更高要求 | 第19页 |
·物流技术的进步 | 第19页 |
·对建筑设备的新要求 | 第19-20页 |
·人们医疗观念、医疗要求及医患关系的变化 | 第20-22页 |
·人们医疗观念的转变 | 第20-21页 |
·对环境条件的重视 | 第21-22页 |
·人性化设计的重视 | 第22-27页 |
·对患者心理需求的重视 | 第22-23页 |
·对患者和护士关系的重视 | 第23-24页 |
·对患者间交流的重视 | 第24-25页 |
·对医护人员的关心 | 第25-27页 |
·小结 | 第27-29页 |
第三章 新观念指导下的当代医院病房楼设计初探 | 第29-74页 |
·设计原则 | 第29-32页 |
·消毒隔离,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 第29-30页 |
·合理功能分区 | 第30-31页 |
·安全无公害 | 第31页 |
·舒适美观 | 第31-32页 |
·病房楼设计概述 | 第32-37页 |
·病房楼的规模的确定 | 第32-34页 |
·目前我国常见的病房楼规模及形式 | 第34-37页 |
·病房楼功能分区和流线规划 | 第37-41页 |
·功能分区 | 第37-39页 |
·流线规划 | 第39-41页 |
·护理单元形态类型 | 第41-49页 |
·中廊式条形护理单元 | 第41-43页 |
·双廊式条形护理单元 | 第43-44页 |
·双廊式变形护理单元 | 第44-49页 |
·各功能单元设计 | 第49-67页 |
·病房 | 第49-60页 |
·护士站 | 第60-62页 |
·公共空间 | 第62-65页 |
·医疗辅助用房 | 第65-66页 |
·传染病院的护理单元设计的特殊要求 | 第66-67页 |
·病房楼环境设计 | 第67-74页 |
·声环境 | 第67页 |
·光环境 | 第67-69页 |
·热环境与室内空气质量控制 | 第69-70页 |
·心理环境设计 | 第70-74页 |
第四章 当代医院病房楼实例分析 | 第74-84页 |
·国内实例 | 第74-78页 |
·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设计方案 | 第74-75页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第二住院部新病房楼 | 第75-77页 |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大楼 | 第77-78页 |
·国外实例 | 第78-84页 |
·美国东缅因州医疗中心 | 第78-79页 |
·日本宫崎市细川妇产医院 | 第79-80页 |
·德国纽伦堡第二医院护理楼 | 第80-84页 |
第五章 工程实践-广饶县中医院病房楼 | 第84-94页 |
·广饶中医院项目简介 | 第84页 |
·切合实际需要的总图设计 | 第84-85页 |
·注重人性化设计的平面布局 | 第85-92页 |
·力求个性的建筑造型设计 | 第92-93页 |
·以人为本的环境设计 | 第93-94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94-99页 |
·研究成果总结 | 第94-96页 |
·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 第96-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1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101-102页 |
致 谢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