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8页 |
第一章 唐代集贤画院与画考 | 第8-25页 |
第一节 集贤画院考 | 第8-14页 |
一、集贤殿书院的一般情况及于其下设“画院”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 第9-11页 |
二、“画院”当为“集贤殿书院”下设之“集贤画院” | 第11-14页 |
第二节 集贤殿书院画直考 | 第14-23页 |
一、画直的名额及数量 | 第14页 |
二、画直的主要职责 | 第14-16页 |
三、画直的组织情况 | 第16-19页 |
四、画直的选拔晋升及相关其他情况 | 第19-23页 |
第三节 集贤画院与画直之关系及其它 | 第23-25页 |
第二章 西蜀画院有无考辨 | 第25-36页 |
第一节 对西蜀有“画院”及“创建‘翰林图画院’”的代表性观点的述评与质疑 | 第25-30页 |
一、述评 | 第25-27页 |
二、质疑 | 第27-30页 |
第二节 “权院事”中的“院”当为“翰林院” | 第30-34页 |
一、从翰林院及其官职的沿革看“权院事”中“院”之所指 | 第30-32页 |
二、进一步推论“权院事”中的“院”当指翰林院的理由 | 第32-34页 |
第三节 结论 | 第34-36页 |
第三章 南唐画院问题考辨 | 第36-50页 |
第一节 南唐画院研究之现状及质疑 | 第36-37页 |
第二节 对南唐画院问题的意见陈述 | 第37-49页 |
一、宋以前与以后的画院指代当不同 | 第37-38页 |
二、无中生有的南唐翰林图画院及虚构的建立时间 | 第38-39页 |
三、翰林待诏等官职之所属及“后苑副使”与“董北苑”之所指 | 第39-47页 |
四、不随意附会的画史就是信史 | 第47-49页 |
第三节 结论 | 第49-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资料 | 第51-53页 |
科研成果 | 第53页 |
声明 | 第53-54页 |
后记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