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锡与微量锗分离富集的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 | 第4-10页 |
第一章 绪言 | 第10-18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锡的性质及应用 | 第10-11页 |
·锗的性质及应用 | 第11-12页 |
·微量锡、锗富集分离情况综述 | 第12-18页 |
·溶剂萃取法 | 第12-14页 |
·蒸馏法 | 第14页 |
·离子交换法 | 第14-15页 |
·其他富集分离微量锡、微量锗的方法 | 第15-18页 |
第二章 微量锡与微量锗的分离与富集 | 第18-37页 |
·实验试剂及所用仪器 | 第18页 |
·试剂规格及来源 | 第18页 |
·试验主要设备及仪器 | 第18页 |
·萃取剂 | 第18-19页 |
·试剂的配制 | 第19-20页 |
·试验方法 | 第20-21页 |
·微量锡的分离富集 | 第20页 |
·微量锗的分离富集 | 第20-21页 |
·分离富集条件比较试验 | 第21-35页 |
·磷酸三丁酯与四氯化碳的配比对萃取及反萃取的影响 | 第21-23页 |
·萃取酸度对萃取的影响 | 第23-25页 |
·加入盐的种类对萃取的影响 | 第25-27页 |
·加入氯化钠的不同用量对于萃取的影响 | 第27-29页 |
·不同氯化钠的用量对反萃取的条件比较 | 第29-31页 |
·采用不同酸度对反萃取的条件探讨 | 第31-33页 |
·不同反萃取溶液介质对反萃取的影响 | 第33-35页 |
·对萃取机理的探讨与推测 | 第35-36页 |
·试验结论 | 第36-37页 |
第三章 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锡与微量锗的研究 | 第37-62页 |
·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锡的方法综述 | 第37-41页 |
·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锗的方法综述 | 第41-44页 |
·测定试剂及其配制 | 第44-47页 |
·试验原理 | 第47页 |
·微量锡的测定 | 第47-52页 |
·试验方法 | 第47页 |
·微量锡的吸收曲线 | 第47-48页 |
·微量锡的标准曲线 | 第48-49页 |
·微量锡的测定条件比较试验 | 第49-52页 |
·未萃取空白与萃取空白的比较 | 第49-50页 |
·测定酸度的条件比较 | 第50-51页 |
·络合物稳定时间的条件比较 | 第51-52页 |
·微量锗的测定 | 第52-57页 |
·试验方法 | 第52-53页 |
·微量锗的吸收曲线 | 第53页 |
·微量锗的标准曲线 | 第53-55页 |
·锗的测定条件比较试验 | 第55-57页 |
·锗的测定酸度条件试验 | 第55-56页 |
·络合物稳定时间的条件比较 | 第56-57页 |
·锡、锗混合测定条件试验 | 第57-60页 |
·苯芴酮用量的条件探讨 | 第57-59页 |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用量的探讨 | 第59-60页 |
·对锡、锗在测定中相互干扰的探讨 | 第60页 |
·试验结论 | 第60-62页 |
第四章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光度法混合测定锗、锡 | 第62-73页 |
·基本理论 | 第62-64页 |
·试验部分 | 第64-72页 |
·主要仪器 | 第64-65页 |
·试验方法 | 第65-68页 |
·数据处理 | 第68-69页 |
·对未知溶液的锡、锗的测定 | 第69-72页 |
·试验结论 | 第72-73页 |
第五章 本文结论 | 第73-75页 |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73-74页 |
·本文的不足及建议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