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导论 | 第1-15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评价 | 第7-10页 |
·基本思路及研究目的、意义 | 第10-12页 |
·促进教育收费管理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 第11页 |
·推动教育、财政等领域的体制创新 | 第11-12页 |
·有利于我国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累 | 第12页 |
·论文基本框架及主要创新点 | 第12-15页 |
·基本框架 | 第12-13页 |
·研究创新点 | 第13-15页 |
第2章 教育投资的特性 | 第15-23页 |
·教育投资是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 | 第15-16页 |
·教育投资的特性 | 第16-23页 |
·从投资目的看,教育投资具有生产性 | 第16-17页 |
·从投资对象看,教育投资具有异质性 | 第17-19页 |
·从投资所形成的产品特征看,教育投资具有两重性 | 第19-20页 |
·从投资效果看,教育投资具有长期性和间接性 | 第20-23页 |
第3章 我国教育投资相关因素实证分析 | 第23-33页 |
·教育投资总体不足,地区间投资水平差异较大 | 第23-24页 |
·各级教育经费分配比例失调,影响了义务教育目标的实现 | 第24-25页 |
·多元化筹资渠道尚未真正建立,社会力量办学不足 | 第25-28页 |
·教育资源利用率低下,直接影响投资成本收益 | 第28-30页 |
·劳动力市场处于转轨时期,教育投资收益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 | 第30-33页 |
第4章 高等教育收费体制及其困境分析 | 第33-45页 |
·高等教育投资模式的转型 | 第33-34页 |
·我国高等教育收费体制沿革及困境 | 第34-37页 |
·收费体制沿革及现状 | 第34-37页 |
·面临的困境分析 | 第37页 |
·当前高等教育收费管理问题 | 第37-45页 |
·缺乏必要的成本约束机制 | 第38-39页 |
·学费未能体现投资收益规律 | 第39-41页 |
·同一学校学生占有教育资源与所交费用没有建立合理的联系 | 第41-43页 |
·群众承受能力缺乏代表性 | 第43-45页 |
第5章 当前高等教育收费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 第45-52页 |
·政策取向 | 第45-48页 |
·利用收费机制加强高校的成本约束和核算 | 第45-46页 |
·进一步完善收费结构,合理体现不同的教育投资收益规律 | 第46-47页 |
·进一步发展社会力量办学,形成有效教育投资体制 | 第47-48页 |
·浙大学分制(学分制收费)试点有关情况 | 第48-50页 |
·贫困生入学问题 | 第50-52页 |
·学费减免 | 第50页 |
·奖助学金 | 第50页 |
·勤工俭学 | 第50-51页 |
·助学贷款 | 第51-52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后记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