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6-30页 |
第一节 中医脉诊数字化研究综述 | 第6-23页 |
1 中医脉诊数字化 | 第6-9页 |
2 中医脉诊临床研究 | 第9-13页 |
3 中医脉证研究 | 第13-15页 |
4 脉诊机理研究 | 第15-17页 |
5 理论探讨和数学模型 | 第17-18页 |
6 展望 | 第18-23页 |
第二节 中医舌诊研究方法进展 | 第23-30页 |
1 解剖组织学研究 | 第23-24页 |
2 机能学研究 | 第24-25页 |
3 循证医学研究 | 第25页 |
4 动物实验 | 第25-26页 |
5 现代生物工程仪器检测 | 第26-28页 |
6 展望 | 第28-30页 |
第二章 中医辅助诊疗系统的研制 | 第30-37页 |
1 中医辅助诊疗系统平台 | 第30页 |
2 中医辅助诊疗系统结构模块 | 第30-36页 |
2.1 系统管理模块 | 第30页 |
2.2 医生管理模块 | 第30页 |
2.3 病历管理模块 | 第30页 |
2.4 问诊模块 | 第30-33页 |
2.5 脉诊数字化模块 | 第33页 |
2.6 舌诊数字化模块 | 第33-34页 |
2.7 辅助辨证模块 | 第34-35页 |
2.8 方剂数据库应用子系统 | 第35-36页 |
3 网络技术模块 | 第36-37页 |
3.1 网上远程医疗模块 | 第36页 |
3.2 网上远程教学模块 | 第36-37页 |
第三章 中医脉诊采集和分析子系统研制 | 第37-72页 |
1 硬件系统概述 | 第37-38页 |
2 医学原理概述 | 第38-40页 |
3 信号的时域分析指标 | 第40-43页 |
4 信号的频域分析 | 第43-44页 |
5 脉图的分形与混沌研究 | 第44-48页 |
6 脉诊软件系统的开发研制 | 第48-61页 |
7 脉诊软硬件对中医脉诊”位数形势”属性数字化的可行性探讨 | 第61-72页 |
第四章 中医舌诊中彩色舌体图像的自动标定 | 第72-77页 |
1 系统概述 | 第72页 |
2 颜色信息模型 | 第72-74页 |
2.1 颜色的度量体系 | 第72-73页 |
2.2 颜色空间 | 第73页 |
2.3 提取图像的三基色 | 第73页 |
2.4 RGB与HSV颜色空间转换 | 第73-74页 |
3 算法分析 | 第74-76页 |
3.1 舌体的初步分离 | 第74-76页 |
3.3 舌的其他属性分析 | 第76页 |
4 结论 | 第76-77页 |
总结 | 第77-79页 |
1 研究工作主要进展和所取得的成果 | 第77-78页 |
1.1 中医脉诊多功能诊断仪的研制 | 第77页 |
1.2 中医辅助诊断计算机系统的研制 | 第77-78页 |
1.3 脉诊“位数形势”客观指标数字化探讨 | 第78页 |
1.4 数字化舌图的获取和分析 | 第78页 |
2 研究工作的展望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