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性完善的语言维度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引言 | 第7-12页 |
(一) 哲学研究语言的三个维度 | 第7-9页 |
(二) 探寻语言‘与人的关系是研究语言的目的 | 第9-10页 |
(三) 现时代的语言问题是哲学研究语言的出发点 | 第10-12页 |
一、 当代世界的语言问题 | 第12-19页 |
(一) 当代人对民族语言地位的困惑 | 第12-14页 |
(二) 当代语言研究中语言观维度的缺失 | 第14-18页 |
(三) 人性发展的困惑:当代语言问题的实质 | 第18-19页 |
二、 人性是哲学研究语言的核心 | 第19-28页 |
(一) 人性的发展历程 | 第19-22页 |
(二) 人性的实质是人的个性 | 第22-24页 |
(三) 语言观发展中所体现的人性 | 第24-28页 |
三、 语言与人性关系的理解 | 第28-36页 |
(一) 人是语言的存在:理解语言本质的前提 | 第28-31页 |
(二) 语言实现人的民族性和文化性 | 第31-33页 |
(三) 语言体现人的历史性和社会性 | 第33-35页 |
(四) 人性的完善:语言学习的终极目的 | 第35-36页 |
四、 语言对人性完善的促进 | 第36-43页 |
(一) 语言促进人的个性实现 | 第36-38页 |
(二) 语言表征人的生活方式差异 | 第38-40页 |
(三) 语言的发展拓展人的实践活动 | 第40-43页 |
结语 | 第43-47页 |
(一) 语言要理解和体现时代的人性要求 | 第43-44页 |
(二) 文化的平衡:各民族语言平衡的实质 | 第44-45页 |
(三)面向未来的汉语及中国人发展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后记 | 第49-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