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9页 |
一、 我国警察权的一般理论 | 第9-17页 |
(一) 警察权的含义 | 第9-10页 |
(二) 警察权行使的原则 | 第10-14页 |
(三) 我国警察权的设置现状 | 第14-17页 |
二、 我国警察权在立法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17-29页 |
(一) 行政警察与司法警察没有分离 | 第17-18页 |
(二) 行政处罚权不规范 | 第18-21页 |
(三)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没有完全确立 | 第21页 |
(四) 对律师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加以种种限制 | 第21-24页 |
(五) 强制措施存在滥用现象 | 第24-26页 |
(六) 刑讯逼供屡禁不止 | 第26-29页 |
三、 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 第29-31页 |
(一) “职权主义”思想的影响 | 第29-30页 |
(二) 价值观念的影响 | 第30页 |
(三) 经济因素的制约 | 第30-31页 |
(四) 警察素质相对低下也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 | 第31页 |
四、 完善警察权的建议 | 第31-46页 |
(一) 对警察权实行分权与限权 | 第31-36页 |
1 、 行政警察与司法警察应当分立 | 第32页 |
2 、 侦查制约 | 第32-36页 |
(二) 赋予当事人方充分的权利以制约警察权 | 第36-39页 |
1 、 在落实侦查阶段律师提供法律帮助权利的基础上,引入律师的实质辩护权,包括调查取证等权利,从而形成积极的控辩平衡 | 第36-37页 |
2 、 赋予犯罪嫌疑人沉默权,改变犯罪嫌疑人自证其罪的情况 | 第37-39页 |
(三) 健全相关制度 | 第39-46页 |
1 、 确立非法证据排除制度 | 第39-40页 |
2 、 建立侦查公开制 | 第40-43页 |
3 、 建立对警察权的司法审查制度 | 第43-44页 |
4 、 增加侦查投入,提高技术含量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结束语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