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货币论文--中国货币论文--方针政策及其阐述论文

中国货币政策主传导机制的转轨分析

中文摘要第1-3页
外文摘要第3-12页
引言第12-14页
第1部分 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与观点第14-19页
 1.1 西方理论研究概述第14-17页
 1.2 中国经济学界的研究概述第17-18页
 1.3 本部分小结第18-19页
第2部分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金融制度环境及其变迁第19-25页
 2.1 金融调控由直接调控转向间接调控第19-21页
 2.2 金融结构的变化与金融市场发展的二元制结构第21-24页
 2.3 本部分小结第24-25页
第3部分 我国货币政策的信用供给传导机制及其转轨第25-41页
 3.1 信用供给机制的产生和基本特征第25-27页
 3.2 非均衡信用供给机制的运行分析第27-31页
 3.3 当前信用供给机制向均衡转轨中的重要问题第31-36页
 3.4 均衡信用供给机制的建立和发展第36-40页
 3.5 本部分小结第40-41页
第4部分 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及其发展第41-57页
 4.1 利率传导机制的产生、特征与地位第41-46页
 4.2 利率传导机制的微观基础——利率敏感度分析第46-51页
 4.3 利率传导机制的金融环境构造——利率市场化第51-53页
 4.4 货币市场与利率传导机制第53-55页
 4.5 本部分小结第55-57页
第5部分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监控——中介目标选择第57-64页
 5.1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一般理论及国际经验第57-58页
 5.2 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第58-63页
 5.3 本部分小结第63-64页
结论第64-67页
注释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71-73页
致谢第73-74页
附录第74-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独特的文化个性是企业发展之魂--海尔集团企业文化建设与文化营销策略研究
下一篇:动画:全球化语境下的视听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