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10页 |
上篇 文化工业时代的视听童话 | 第10-27页 |
一、 动画作为文化工业时代的表征 | 第10-16页 |
1、 技术理性 | 第11-12页 |
2、 视听文化转向 | 第12-14页 |
3、 文化的生产—消费模式 | 第14-16页 |
二、 动画的后现代特征 | 第16-21页 |
1、 解构经典叙事 | 第17-19页 |
2、 凸显狂欢精神 | 第19-21页 |
三、 动画——童话的延伸 | 第21-27页 |
1、 动画的内部特性:高度假定性 | 第21-23页 |
2、 童话的延伸 | 第23-27页 |
下篇 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动画 | 第27-47页 |
一、 日本动画的唯美情结与悲剧意识 | 第28-33页 |
1、 唯美情结 | 第29-31页 |
2、 悲剧意识 | 第31-33页 |
二、 美国式幽默与自由 | 第33-37页 |
1、 幽默 | 第33-36页 |
2、 自由 | 第36-37页 |
三、 中国动画之反思 | 第37-47页 |
1、 早期中国动画学派的民族风格 | 第37-39页 |
2、 “失忆症”——中国动画反思之一 | 第39-43页 |
3、 “失语症”——中国动画反思之二 | 第43-47页 |
结语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