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言 | 第1-20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二、 毛泽东的论述 | 第10-12页 |
三、 理论界的探讨 | 第12-15页 |
四、 作者的看法 | 第15-20页 |
第一章 毛泽东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根据 | 第20-40页 |
一、 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 第20-26页 |
(一) 中国共产党成立前的国内条件 | 第20-25页 |
(二)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国际条件 | 第25页 |
(三) 中国共产党成立 | 第25-26页 |
二、 毛泽东提出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根据 | 第26-40页 |
(一) 毛泽东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要求 | 第26-29页 |
(二) 毛泽东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是由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决定的 | 第29-32页 |
(三) 毛泽东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是由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特殊性决定的 | 第32页 |
(四) 毛泽东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是由中国共产党在思想理论上的薄弱决定的 | 第32-34页 |
(五) 毛泽东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是毛泽东探索中国共产党建设经验的总结 | 第34-40页 |
第二章 毛泽东党的思想领导理论 | 第40-51页 |
一、 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 | 第40-41页 |
二、 确立和实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党的思想领导的核心和精髓 | 第41-44页 |
三、 坚持无产阶级思想领导,必须通过群众路线来贯彻落实 | 第44-46页 |
四、 坚持无产阶级思想领导,必须贯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 第46-47页 |
五、 坚持无产阶级思想领导,必须掌握思想文化战线、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实现党的思想统一 | 第47-51页 |
第三章 毛泽东党的思想教育理论 | 第51-83页 |
一、 掌握思想教育是第一等的业务,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 | 第51-58页 |
(一) 毛泽东年轻时就与教育结下不解之缘 | 第51-52页 |
(二) 毛泽东继续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视党内教育的传统 | 第52页 |
(三) 毛泽东在延安导演了伟大的学习运动和整风运动 | 第52-55页 |
(四) 毛泽东根据实践经验,对党的思想教育,做了深刻的理论概括和总结 | 第55-57页 |
(五) 建国以后,毛泽东继续抓住党的思想教育的中心环节,和党的整个思想政治工作相配合,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 | 第57-58页 |
二、 党的思想教育的目的 | 第58-59页 |
三、 党的思想教育的内容 | 第59-65页 |
四、 党的思想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 第65-83页 |
(一) 党的思想教育的基本原则 | 第65-75页 |
(二) 党的思想教育的方法 | 第75-83页 |
第四章 毛泽东党的思想宣传理论 | 第83-92页 |
一、 共产党是要左手拿传单右手拿枪弹才可以打倒敌人的 | 第84-88页 |
二、 党的思想宣传工作的重要性 | 第88-89页 |
三、 对待宣传工作的态度 | 第89页 |
四、 对待舆论的制度 | 第89-90页 |
五、 开展宣传工作的方法 | 第90页 |
六、 政治家办报和建设宏大的理论队伍问题 | 第90-92页 |
第五章 毛泽东党的思想斗争理论 | 第92-101页 |
一、 党的思想斗争是达到党内团结和统一的重要武器 | 第92-95页 |
二、 党内思想斗争的依据 | 第95页 |
三、 党的思想斗争的性质 | 第95-97页 |
四、 开展思想斗争的要求和方法 | 第97-98页 |
五、 党的思想斗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 第98-101页 |
第六章 毛泽东党的指导思想发展理论 | 第101-118页 |
一、 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实际马克思主义化,必须创造新的理论 | 第101-105页 |
二、 党的指导思想发展的原则和方法 | 第105-112页 |
(一) 党的指导思想发展的原则 | 第105-110页 |
(二) 党的指导思想发展的方法 | 第110-112页 |
三、 党的指导思想发展的逻辑中介 | 第112-115页 |
四、 毛泽东思想是党的指导思想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 | 第115-118页 |
第七章 毛泽东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地位和意义 | 第118-141页 |
一、 毛泽东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历史意义 | 第118-132页 |
(一) 正确处理党的思想建设与党的组织建设的辩证关系 | 第118-119页 |
(二) 正确认识和处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关系 | 第119-122页 |
(三) 正确处理着重从思想上建党与党员个性发展的关系 | 第122-125页 |
(四) 正确处理党的思想建设与党员物质利益问题的关系 | 第125-127页 |
(五) 正确处理党的思想统一与党员思想自由之间的关系 | 第127-131页 |
(六) 正确确立判断党的思想建设成效的标准 | 第131-132页 |
二、 毛泽东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理论意义 | 第132-134页 |
(一) 毛泽东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中,起着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 | 第132-133页 |
(二) 从理论内容本身看,毛泽东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理论形成了科学的系统 | 第133页 |
(三) 毛泽东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理论是新时期党的思想建设理论的前提和基础 | 第133-134页 |
三、 毛泽东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现实意义 | 第134-141页 |
(一) 世界发展的潮流,要求继续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 | 第135页 |
(二) 中国发展的形势,党员、干部的思想状况,要求继续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 | 第135-136页 |
(三) 新形势下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必须正确处理几个关系 | 第136-141页 |
结束语: 把毛泽东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实践和理论推向前进 | 第141-143页 |
主要参考书目 | 第143-145页 |
后 记 | 第1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