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现实意义 | 第11-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7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17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7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17-19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18-19页 |
第2章 可转债与公司财务特征概述 | 第19-30页 |
·可转债概述 | 第19-27页 |
·可转债的内涵及特征 | 第19-21页 |
·可转债的基本要素 | 第21-27页 |
·公司财务特征概述 | 第27-29页 |
·公司财务特征的含义 | 第27页 |
·公司财务特征描述 | 第27-29页 |
·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可转债的市场状况与基于融资政策的财务特征比较分析 | 第30-36页 |
·可转债的市场状况分析 | 第30-33页 |
·国际市场状况 | 第30-32页 |
·国内市场状况 | 第32-33页 |
·基于融资政策的财务特征比较分析 | 第33-35页 |
·发行可转债与配股、增发的融资政策依据 | 第33-34页 |
·融资政策的比较分析 | 第34-35页 |
·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我国发行可转债公司的财务特征的实证分析 | 第36-48页 |
·研究假设与解释变量的选取 | 第36-40页 |
·样本和数据 | 第40-41页 |
·数据来源 | 第40页 |
·样本选择 | 第40-41页 |
·研究模型及方法 | 第41页 |
·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 | 第41-46页 |
·单因素分析 | 第41-43页 |
·多因素分析 | 第43-46页 |
·可转债得以热发的原因 | 第46-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第5章 结束语 | 第48-50页 |
·本文结论 | 第48页 |
·本文所做的工作 | 第48-49页 |
·本文局限性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附录 | 第53-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