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1 引论 | 第12-17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国外对学困生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国内对学困生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高中数困生概念的界定 | 第15-17页 |
·学困生概念的界定 | 第15-16页 |
·本研究对高中数困生概念的界定 | 第16-17页 |
2 高中数困生转化的理论依据 | 第17-21页 |
·斯滕伯格成功智力理论 | 第17页 |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 | 第17-18页 |
·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 | 第18-19页 |
·元认知理论 | 第19-21页 |
3 关于高中数困生的调查与分析 | 第21-31页 |
·研究方法 | 第21页 |
·研究的过程 | 第21页 |
·根据问卷调查区分数困生与数优生 | 第21-24页 |
·调查对象的选择 | 第24-25页 |
·数困生成因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25-31页 |
·编制数困生调查问卷的思想 | 第25页 |
·数困生调查问卷的内容 | 第25页 |
·调查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第25-31页 |
4.高中数困生的成因分析 | 第31-37页 |
·影响数困生的内部因素 | 第31-33页 |
·数学学习兴趣不高 | 第31页 |
·数学学习动机的缺乏 | 第31-32页 |
·缺乏坚强的学习意志 | 第32页 |
·数学学习方法不当 | 第32-33页 |
·缺乏正确的数学学习态度 | 第33页 |
·影响数困生学习的外部因素 | 第33-37页 |
·教师因素 | 第33-34页 |
·学校环境因素 | 第34页 |
·家庭环境因素 | 第34-35页 |
·社会环境因素 | 第35-37页 |
5.转化高中数困生遵循的原则与策略 | 第37-46页 |
·转化高中数困生遵循的原则 | 第37-38页 |
·系统性、可行性原则 | 第37页 |
·因材施教的原则 | 第37页 |
·严格要求和关爱尊重相结合的原则 | 第37-38页 |
·激励性原则 | 第38页 |
·高中数困生转化的策略 | 第38-46页 |
·非智力因素的转化策略 | 第39-43页 |
·受教师因素影响的数困生转化策略 | 第43-44页 |
·受环境影响的数困生转化策略 | 第44-46页 |
6.数困生转化的个案研究 | 第46-55页 |
·学生的基本情况 | 第46-50页 |
·教师眼中的小 A | 第46-47页 |
·小 A 的家庭与学习情况 | 第47-48页 |
·第一次对小 A 访谈(2011 年 9 月 13 日) | 第48-50页 |
·小 A 的数学学习困难的成因分析 | 第50-51页 |
·产生数学学习困难的内因分析 | 第50-51页 |
·产生数学学习困难的外因分析 | 第51页 |
·小 A 的转化措施 | 第51-53页 |
·做好小 A 父母的思想工作,营造和谐的氛围 | 第51-52页 |
·建立小 A 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 | 第52-53页 |
·转化的结果 | 第53-55页 |
7 总结 | 第55-57页 |
·研究的结论 | 第55页 |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8页 |
附录 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58-59页 |
附录 B: 高中生数学学习困难程度调查问卷 | 第59-60页 |
附录 C: 高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调查问卷 | 第60-62页 |
附录 D: 高中生数学学习动机的调查问卷 | 第62-63页 |
附录 E: 高中生数学学习态度的调查问 | 第63-65页 |
附录 F: 高中生数学学习意志力的调查问卷 | 第65-67页 |
附录 G: 高中生数学学习方法的调查问卷 | 第67-69页 |
附录 H:关于数学教师教学方式方法的调查问卷 | 第69-71页 |
附录 I:影响数困生学习的环境因素访谈提纲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