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劳动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劳动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探讨--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

 内容提要第1-8页
引言第8-9页
一、促进我国失地农民就业的现实背景第9-16页
 (一) 我国失地农民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第10-13页
  1. 我国农村现行集体土地产权界定不明晰第11-12页
  2. 征地补偿标准严重不合理第12页
  3.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缺失第12-13页
 (二) 促进我国失地农民就业的积极意义第13-16页
  1. 有效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出路和质量的问题第14页
  2. 有利于促进农业发展,推动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第14-15页
  3. 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带动社会的和谐进步第15-16页
二、我国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突出表现与消极影响第16-21页
 (一) 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凸显的现实表现第16-17页
  1. 农村失地农民转移就业数量多,任务重第16页
  2. 失地农民就业需求的即时性和迫切性第16页
  3. 失地农民转移就业的适应性较弱第16-17页
  4. 工业化、城市化创造就业岗位具有后发性第17页
  5. 现行的征地安置和就业政策发展滞后第17页
 (二) 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对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第17-21页
  1. 制造新的贫困阶层第17-19页
  2. 产生社会不稳定因素第19-20页
  3. 制约城市化进程,滞后社会经济发展第20-21页
三、广州市番禺区促进失地农民就业基本情况和经验借鉴第21-39页
 (一) 番禺区近年征用土地的现实情况第21页
 (二) 番禺区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现状第21-30页
  1. 番禺区失地农民的数量、文化程度和就业情况第21-25页
   (1) 失地的行政村范围广、数量多、比例高第23-24页
   (2) 失地农民数量多,学历低,工作处于不稳定的状态第24-25页
  2. 失地农民的就业和培训意向第25-29页
   (1) 失地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偏低,但对待遇的要求偏高第27-28页
   (2) 失地农民的就业目标比较集中,有接受就业培训的意愿第28-29页
  3. 失地农民对目前就业形势的认识第29-30页
 (三) 番禺区失地农民就业的实际困难第30-35页
  1. 自身因素第30-32页
   (1) 部分失地农民就业意愿低下第30-31页
   (2) 失地农民整体的素质不高第31页
   (3) 部分失地农民择业观念有待改善第31-32页
  2. 市场因素第32-34页
   (1) 市场就业信息渠道不够畅通,劳动力市场有待完善第33页
   (2) 市场上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有待完善第33页
   (3) 企业用工存在不规范行为,绝大多数岗位被外来工占据第33-34页
  3. 安置政策第34-35页
   (1)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安置对失地农民难有保障第34页
   (2) 用地单位安置名存实亡第34-35页
   (3) 失地农民自谋出路成唯一安置渠道第35页
 (四) 番禺区促进失地农民就业的经验借鉴第35-39页
  1. 抓好农村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第35-36页
  2. 开展失地农民和企业就业岗位调查登记,及时做好就业服务第36页
  3. 有针对性开展资助性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失地农民的就业能力第36-37页
  4. 鼓励用人单位聘用失地农民,通过围垦开发新的耕地第37页
  5. 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失地农民就业第37-38页
  6. 促进失地农民就业的特点与收效第38-39页
四、促进我国失地农民就业的策略构想第39-51页
 (一) 促进居民化的失地农民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第39-42页
  1. 提高经济增长对二、三产业就业岗位的拉动能力第39-40页
  2. 完善对失地农民就业的服务和管理第40-41页
  3. 适度加快城镇建设,推进城市化进程第41-42页
 (二) 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经济增长第42-48页
  1. 着重发展现代化农业,拉动就业第42-44页
  2. 大力发展乡镇村经济,促进农副产品加工工业的发展第44-45页
  3. 促进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第45-46页
  4. 以积累和开发村务管理人才为目的,促进村级工作岗位的优化第46-47页
  5. 加大农村教育的力度,调整就业培训的策略第47-48页
 (三)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速区域经济增长第48-51页
  1. 加强城乡发展的计划和市场的协调性第48-49页
  2. 建立城乡统一的、开放的劳动力市场及就业服务体系第49页
  3.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第49-51页
结论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后记第56-57页
论文摘要第57-59页
Abstract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石油四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EPC总承包管理研究
下一篇:长春房地产业吸引外埠开发商投资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