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玉米麦根酸代谢评价体系的建立及缺铁胁迫相关代谢基因片段的克隆

中文摘要第1-13页
Abstract第13-16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6-41页
   ·铁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和有效性第16-17页
   ·铁对植物的生理作用第17-19页
     ·铁参与光合作用和叶绿素的合成第17-18页
     ·铁参与体内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子传递第18-19页
   ·植物根系在适应缺铁方面的机理第19-24页
     ·机理Ⅰ型植物第20-22页
     ·机理Ⅱ型植物第22-24页
   ·与植物铁营养效率相关的基因第24-36页
     ·机理Ⅰ植物中与铁营养效率相关的基因第24-29页
     ·机理Ⅱ植物中与铁营养效率相关的基因第29-36页
   ·抑制性扣除杂交在植物中的应用第36-38页
     ·抑制性扣除杂交的原理第36-38页
     ·抑制性扣除杂交在植物抗性基因克隆中的应用第38页
   ·根系分泌物的研究意义及发展前景第38-41页
     ·充分挖掘植物和土壤本身固有的潜力,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第38-39页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作物产量,增加农民收入第39页
     ·改善作物品质,改良人们的营养状况第39-40页
     ·减少无机肥料的使用量,降低无机肥料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第40-41页
第二章 玉米麦根酸测定方法研究第41-50页
   ·材料与设备第41-42页
     ·材料第41-42页
     ·设备第42页
   ·方法第42-46页
     ·玉米水培及根系分泌物的收集方法第42页
     ·分光光度计法第42-43页
     ·ICP-AES 法第43页
     ·HPLC 法第43页
     ·试剂的配制第43-45页
     ·数据处理第45-46页
   ·结果与分析第46-49页
     ·测定方法的建立第46页
     ·不同测定方法稳定性及结果间差异比较第46-47页
     ·ICP-AES 法测定结果与UV-HPLC 间相关比较第47-49页
   ·小结第49-50页
第三章 玉米自交系麦根酸分泌特性分析第50-62页
   ·材料与方法第50-52页
     ·试验材料第50页
     ·试验仪器第50-51页
     ·试验方法第51页
     ·测定方法第51-52页
   ·结果与分析第52-60页
     ·玉米麦根酸分泌能力测定方法比较第52-55页
     ·玉米PS 分泌特性分析第55-60页
   ·小结第60-62页
第四章 玉米麦根酸分泌特性遗传分析第62-77页
   ·材料与方法第62-63页
     ·供试材料与材料水生培养第62-63页
     ·双列杂交材料水生培养第63页
     ·麦根酸分泌量测定方法第63页
   ·统计方法第63-65页
   ·结果与分析第65-75页
     ·方差分析第65-67页
     ·玉米缺铁敏感性及麦根酸分泌能力的配合力分析第67-73页
     ·玉米PS 分泌特性的遗传参数分析第73-75页
   ·小结第75-77页
第五章 玉米苗期缺铁胁迫诱导MAs 代谢相关基因的克隆第77-86页
   ·材料与方法第77-83页
     ·试验材料第77-78页
     ·主要试剂第78页
     ·试验方法第78-83页
   ·结果与分析第83-85页
     ·玉米根尖总RNA 质量检测第83-84页
     ·连接效率分析第84-85页
     ·消减杂交结果第85页
   ·小结第85-86页
第六章 玉米缺铁胁迫条件下相关代谢基因的分析第86-92页
   ·材料与方法第86-88页
     ·材料与设备第86-87页
     ·实验方法第87-88页
   ·结果与分析第88-91页
     ·SSH 文库的构建第88-89页
     ·重组克隆的序列分析第89-91页
   ·小结第91-92页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第92-100页
   ·讨论第92-98页
     ·测定方法的选择第92页
     ·玉米PS 分泌能力测定时期第92-93页
     ·麦根酸分泌特性评价体系的建立第93页
     ·玉米麦根酸类物质分泌特性的遗传规律第93-95页
     ·玉米缺铁代谢相关基因的分析第95-98页
   ·结论第98-100页
     ·建立了麦根酸类物质的快速测定方法第98页
     ·建立了玉米麦根酸类物质的评价体系第98页
     ·玉米麦根酸分泌特性遗传规律分析第98-99页
     ·建立了缺铁胁迫诱导的抑制性扣除杂交cDNA 文库第99页
     ·分析了玉米缺铁代谢的相关基因第99-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17页
附录第117-123页
附表第123-131页
致谢第131-132页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或已完成的论文第132页

论文共1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彩粒小麦营养加工品质与色素研究
下一篇: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及标记辅助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