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三维建模和可视化 | 第14-15页 |
·监测与评估 | 第15-16页 |
·自然灾害管理 | 第16页 |
·灾害预测预报 | 第16-17页 |
·稳定性分析 | 第17页 |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本论文结构安排 | 第18-20页 |
第2章 高烈度地震山区地震诱发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框架设计 | 第20-29页 |
·系统需求分析 | 第20页 |
·系统框架设计 | 第20-23页 |
·道路基本信息模块 | 第21页 |
·区域地震信息模块 | 第21-22页 |
·地震诱发地质灾害模块 | 第22页 |
·减灾辅助决策模块 | 第22-23页 |
·系统所需数据资料 | 第23页 |
·开发平台及开发工具 | 第23-28页 |
·开发平台及工具的选择 | 第23-25页 |
·基于ArcObjects开发的相关技术支持 | 第25-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通麦至105道班地震诱发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有关模型的建立 | 第29-52页 |
·三维模型 | 第29-34页 |
·三维建模分析 | 第29-32页 |
·滑坡体积特征分析 | 第32-33页 |
·泥石流空间特征分析 | 第33-34页 |
·GIS减灾辅助决策分析 | 第34-51页 |
·空间分析基本概念 | 第35-50页 |
·地形分析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4章 通麦至105道班地震诱发公路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 第52-71页 |
·工程概述 | 第52-54页 |
·系统数据分析及数据库设计 | 第54-69页 |
·系统数据分析 | 第54-55页 |
·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模型 | 第55-58页 |
·GeoDatabase | 第58-62页 |
·系统数据库设计 | 第62-69页 |
·系统界面设计 | 第69-70页 |
·系统构架设计 | 第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5章 通麦至105道班地震诱发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 | 第71-97页 |
·系统运行界面 | 第71页 |
·地图显示 | 第71-72页 |
·系统查询功能 | 第72-90页 |
·减灾辅助就决策实例 | 第90-93页 |
·专题图制作 | 第93-96页 |
·本章小结 | 第96-97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7-99页 |
·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97-98页 |
·存在的不足 | 第98-99页 |
致谢 | 第99-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课题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