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 | 第12-22页 |
·烷烃的厌氧降解 | 第12-14页 |
·芳烃的厌氧降解 | 第14-18页 |
·厌氧烃代谢中的关键酶及活化反应 | 第18-20页 |
·油藏厌氧生物降解的代谢机制 | 第20-21页 |
·厌氧烃降解产甲烷过程的模拟 | 第21-22页 |
第二章 石油烃厌氧生物降解的实验室模拟 | 第22-45页 |
·实验目的及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实验目的 | 第22页 |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实验材料 | 第23-29页 |
·样品来源 | 第23-24页 |
·实验方法 | 第24-29页 |
·实验结果 | 第29-41页 |
·石油烃厌氧降解过程中分子生态学特征 | 第29-36页 |
·厌氧富集物中有机酸和阴离子 SO_4~(2-)分析 | 第36-40页 |
·甲烷含量的变化 | 第40-41页 |
·讨论 | 第41-45页 |
·油藏生态系统菌群结构及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 第41-42页 |
·厌氧烃降解过程中的互营菌和产甲烷古菌 | 第42-45页 |
第三章 厌氧烃降解生物模拟样品的地球化学分析 | 第45-69页 |
·实验目的 | 第45页 |
·实验材料 | 第45-47页 |
·样品来源 | 第45页 |
·实验方法 | 第45-47页 |
·实验结果 | 第47-65页 |
·原油族组分以及饱和烃和芳烃GC-MS分析 | 第47-60页 |
·气体全组分分析 | 第60-65页 |
·讨论 | 第65-69页 |
·原油族组分厌氧降解机制 | 第65-66页 |
·油藏烃降解生物气模拟 | 第66-67页 |
·厌氧降解烃的生物标记物 | 第67-69页 |
第四章 油藏发酵细菌的研究 | 第69-91页 |
·实验材料 | 第69页 |
·实验方法 | 第69-74页 |
·实验装置 | 第69-70页 |
·厌氧富集培养 | 第70页 |
·分离纯化 | 第70页 |
·形态学研究 | 第70-71页 |
·生理生化鉴定 | 第71-72页 |
·16S rRNA 基因扩增、测序及系统发育树构建 | 第72页 |
·基因组(G+C)mol%含量的测定 | 第72-73页 |
·葡萄糖发酵的代谢产物 | 第73-74页 |
·实验结果 | 第74-88页 |
·富集培养和分离纯化菌株 | 第74页 |
·菌株 2SM-2 的生理生化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 | 第74-83页 |
·菌株YWT-2 的生理生化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 第83-88页 |
·讨论 | 第88-91页 |
·油藏中的热袍菌目发酵细菌 | 第88-89页 |
·原油气化功能微生物研究 | 第89-91页 |
第五章 全文结论、工作不足与展望 | 第91-95页 |
·全文总结 | 第91-93页 |
·石油烃厌氧降解的微生物作用 | 第91-92页 |
·石油烃厌氧降解的地球化学研究 | 第92页 |
·菌株2SM-2 的生理生化及代谢产物特征 | 第92-93页 |
·工作不足与展望 | 第93-95页 |
·微生物菌群结构的进一步分析和厌氧烃降解功能基因的研究 | 第93页 |
·厌氧烃降解菌的分离 | 第93页 |
·非烃组分测定和甲烷碳、氢同位素分析 | 第93-94页 |
·2SM-2 在油藏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和作用 | 第94页 |
·2SM-2 的系统发育地位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105页 |
附录 | 第105-112页 |
致谢 | 第112-114页 |
作者简历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