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12页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7-8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7页 |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10-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2 相关概念的介绍 | 第12-25页 |
·危机 | 第12-14页 |
·危机的涵义 | 第12页 |
·危机的分类 | 第12-14页 |
·危机的分期 | 第14页 |
·公共危机 | 第14-17页 |
·公共危机的涵义 | 第14-15页 |
·公共危机的特征 | 第15-17页 |
·公共危机管理 | 第17-20页 |
·公共危机管理的涵义 | 第17-18页 |
·公共危机管理的特点 | 第18-19页 |
·公共危机管理的原则 | 第19-20页 |
·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共危机管理介绍 | 第20-25页 |
·美国政府的危机管理 | 第21-22页 |
·日本政府的危机管理 | 第22-23页 |
·俄罗斯政府的危机管理[15] | 第23-24页 |
·上述三个国家公共危机管理的共同点 | 第24-25页 |
3 通过汶川地震看我国的公共危机管理 | 第25-34页 |
·案例分析:汶川地震 | 第25-26页 |
·汶川地震回放 | 第25页 |
·中央政府反应 | 第25-26页 |
·危机的救援与善后工作 | 第26页 |
·从汶川地震中看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进步 | 第26-28页 |
·中央政府反应及时 | 第26-27页 |
·救援行动迅速 | 第27页 |
·公共危机信息处理及时畅通 | 第27-28页 |
·灾后重建工作有条不紊 | 第28页 |
·通过汶川地震分析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28-34页 |
·缺乏危机预测预警机制 | 第28-29页 |
·应对公共危机的物资储备不足 | 第29页 |
·没有建立政府支持下的灾害保险制度 | 第29-30页 |
·救灾专项资金比例低 | 第30页 |
·公共危机管理缺乏一个常设性的统一领导机构 | 第30-32页 |
·危机意识薄弱 | 第32页 |
·社会力量参与危机救助不足 | 第32-33页 |
·紧急避难所的建立刻不容缓 | 第33-34页 |
4 改进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建议 | 第34-42页 |
·建立公共危机管理预警系统 | 第34-36页 |
·公共危机预警信息收集子系统 | 第34-35页 |
·公共危机预警信息加工子系统 | 第35页 |
·公共危机预警信息评估子系统 | 第35页 |
·公共危机预警信息预报子系统 | 第35-36页 |
·建立公共危机应急物资保障机制 | 第36页 |
·建立政府支持下的灾害保险制度 | 第36-37页 |
·加大救灾专项资金的投入和危机管理专业人员的培训 | 第37页 |
·建立常设的公共危机管理机构和参谋咨询机构 | 第37-38页 |
·强化公共危机意识和危机教育,加快紧急避难所的建设 | 第38-39页 |
·建立公共危机的社会参与机制 | 第39页 |
·建立完善的公共危机灾后重建机制 | 第39-40页 |
·建立公共危机管理评估机制 | 第40-42页 |
5 研究结论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附录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