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绪论 | 第7-9页 |
第一章 地方立法的概念和特征 | 第9-15页 |
第一节 地方立法的概念 | 第9-11页 |
第二节 地方立法的特征 | 第11-15页 |
一、地方立法的立法主体 | 第11-12页 |
二、地方立法的法律依据 | 第12-13页 |
三、地方立法的表现形式 | 第13页 |
四、地方立法的效力范围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地方立法民主化的的内涵、价值和基本要求 | 第15-27页 |
第一节 地方立法民主化的内涵 | 第15-19页 |
一、地方立法民主化的概念 | 第15-17页 |
二、地方立法民主化与地方立法法治化和科学化的关系 | 第17-19页 |
第二节 地方立法的民主化的价值 | 第19-22页 |
一、实现人民主权的价值 | 第19-21页 |
二、促进立法的科学性的价值 | 第21-22页 |
三、监督立法权的正确行使 | 第22页 |
第三节 地方立法民主化的基本要求 | 第22-27页 |
一、实质民主方面的要求 | 第22-23页 |
二、形式民主方面的要求 | 第23-27页 |
第三章 我国地方立法民主化的历史与现状 | 第27-41页 |
第一节 我国地方立法民主化进程回顾与评价 | 第27-33页 |
一、我国地方立法民主化的进程回顾 | 第27-31页 |
二、对我国地方立法民主化进程的评价 | 第31-33页 |
第二节 我国地方立法民主化进程中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3-41页 |
一、立法主体方面 | 第33-35页 |
二、立法权限方面 | 第35-36页 |
三、地方立法程序方面 | 第36-38页 |
四、地方立法的监督方面 | 第38-39页 |
五、参与制民主方面的问题 | 第39-40页 |
六、实质民主方面 | 第40-41页 |
第四章 我国地方立法民主化的对策构想 | 第41-49页 |
第一节 完善地方立法主体 | 第41-43页 |
一、强化地方立法机关在立法中的主导地位 | 第41页 |
二、推进立法专业化 | 第41-42页 |
三、要完善代表联系选民制度 | 第42-43页 |
第二节 建立健全相关民主程序制度 | 第43-45页 |
一、扩大法案来源渠道,为公民开辟提出动议渠道 | 第43页 |
二、进一步克服政府部门起草法案的局限性 | 第43-44页 |
三、在地方立法过程中就关键条款实行逐条表决制度 | 第44页 |
四、完善地方立法的公布程序 | 第44-45页 |
第三节 强化公众参与机制 | 第45-47页 |
一、建立和完善立法听证制度 | 第45页 |
二、改进立法座谈会、专家论证会等方式 | 第45-46页 |
三、充分利用网络,大力推进网络民主 | 第46页 |
四、尝试推行辩论制度 | 第46-47页 |
第四节 建立健全对地方立法进行民主监督的有效制度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