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6-9页 |
前言 | 第9-11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9-10页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1-15页 |
·松辽盆地区域概况 | 第11-14页 |
·地理位置 | 第11页 |
·区域沉积特征 | 第11-13页 |
·构造演化特征 | 第13-14页 |
·巴彦查干地区地质概况 | 第14-15页 |
第二章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及等时地层格架建立 | 第15-35页 |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基础及划分对比方法 | 第16-24页 |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基础理论 | 第16-20页 |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 | 第20-24页 |
·研究区层序地层格架建立 | 第24-35页 |
·层序划分原则及划分级次 | 第24-26页 |
·长垣以西地区二、三级基准面旋回层序地层格架 | 第26-33页 |
·巴彦查干地区萨尔图油层四~六级基准面旋回层序划分 | 第33-35页 |
第三章 六级基准面旋回层序平面沉积微相研究 | 第35-46页 |
·沉积微相研究方法 | 第35-36页 |
·巴彦查干地区萨尔图油层取心井沉积微相研究 | 第36-40页 |
·研究区萨尔图油层S01~S31 沉积微相类型及其沉积特征 | 第36-39页 |
·取芯井单井沉积微相分析 | 第39-40页 |
·巴彦查干地区萨尔图油层测井微相模式建立 | 第40-42页 |
·原理及测井相要素 | 第40-41页 |
·测井相曲线优选 | 第41页 |
·测井微相模式 | 第41-42页 |
·平面沉积微相研究 | 第42-46页 |
第四章 成藏条件分析 | 第46-53页 |
·优质烃源岩为油气藏形成提供丰富资源基础 | 第46-48页 |
·源岩的地化特征 | 第46-47页 |
·主力源岩的生排烃期 | 第47页 |
·源岩的生排烃量及其分布 | 第47-48页 |
·古构造演化条件 | 第48-49页 |
·良好储层条件为油气聚集提供空间 | 第49-50页 |
·油气藏类型多样为油气聚集提供场所 | 第50-51页 |
·良好生储盖时空组合条件为油气富集提供保障 | 第51-53页 |
第五章 油水分布规律及成藏主控因素 | 第53-60页 |
·巴彦查干地区萨尔图油层油气水分布特征 | 第53-55页 |
·巴彦查干地区萨尔图油层成藏主控因素 | 第55-57页 |
·逆牵引背斜控藏作用 | 第55-56页 |
·沉积微相与油气的关系 | 第56-57页 |
·有利区块优选 | 第57-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详细摘要 | 第66-73页 |